[实用新型]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网筐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7310.7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郜四羊;祖玲;李振业;祖国掌;陈又新;张涛;胡胜甜;苏日升;孟妍;方翠云;郑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无土栽培 雍菜网筐浮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无土栽培雍菜技术领域,具体属于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网筐浮床。
背景技术
雍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又叫空心菜、竹叶菜、藤菜,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或多年生营养丰富的蔬菜。雍菜以嫩茎叶供食,口味甜,叶片柳叶状,质柔嫩,茎脆绿,叶绿素高,粗纤维少,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富含各维生素、矿物盐,其中所含的胡萝素在夏季蔬菜中名列前茅,所含的维生素C可与番茄媲美,是夏秋季很重要的绿叶蔬菜。
雍菜喜水喜肥,需肥量大,一般多为旱地种植,每次采收便随水追肥,满足生长需要。除旱地种植外,已有在养虾、养蟹的塘边种植,或在养鱼的水面建造浮床种植雍菜,以实现改善水质和收获雍菜双收益。目前,在养殖虾、蟹、鱼的池塘水面设置浮台栽培雍菜的技术,主要是两种方式。
其一:在养殖虾、蟹池塘,利用辫形草绳、木桩及浮漂(塑料泡沫球状)作为材料,在栽培区域将木桩钉在池底,木桩上端露出水面,把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木桩上,根据浮力按等距离将浮漂固定在草绳上,草绳拉得紧度适中,使草绳浮床能随水位变化而浮动,将雍菜种苗按15-20cm的间距,编插在草绳上固定使其生长。
其二:栽培雍菜的浮床采用泡沫板(200cm×100cm×5cm)作为浮床栽培载体。在泡沫板上打出直径为2cm的孔,使孔间距为30cm×20cm。泡沫板固定于竹框或木固定支架上,支架设有下衬网(网眼直径为1.0cm),并将泡沫板在池塘中排列整齐,使排间距约1m左右,形成“航道”便于对空心菜进行收割。最后将整个浮床固定于池塘的某一端形成浮床植物净化区。
上述两类浮床虽可达到漂浮栽培雍菜的目的,但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前者,草绳浮床入水腐烂易断、不耐用、处理麻烦、且污染水质;后者,泡沫板入水隔档空气与水面接触面,降低水体生物氧化作用和光合作用,形成泡沫板下部区域“死水”现象,此外,泡沫板浮床也不利于抗风浪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网筐浮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节省材料、投资少,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开展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网筐浮床,包括网筐浮床边框框架、网目适宜的网片,网筐浮床的框架用毛竹构成,形状呈长方形,网片设置于框架内侧,框架通过沿边钢绳与内侧网片紧系相连,以达撑开扩展浮床平面的作用;所述的网片的网孔用有扦插雍菜幼苗或茎节和固定雍菜根丝的作用;所述的网筐浮床的四角设有固定桩,固定桩下端插入池底、上端露出水面,将浮床固定水面表层。
所述的网筐浮床框架的边框选用φ10-15cm的毛竹,沿框架钢绳,选有φ2-3cm的钢绳。
所述的网片为3×3聚乙烯材料编制而成,网目2a=1.5cm,网筐内的网片拉紧与四周框架钢绳缝合。
所述的网筐浮床要求长500-600cm,宽180cm。
所述的固定桩为长竹竿或木桩,长150-200cm,φ5-8cm。
所述的固定桩上端出水面10-20c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料简单、节省,培植雍菜效果很好。本适用新型适合于池塘、水沟、河渠和较大面积水体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水面无土栽培雍菜网筐浮床,包括网筐浮床边框框架1、网目适宜的网片2,网筐浮床的框架选用φ10-15cm的毛竹构成,形状呈长方形,网片2设置于框架1内侧,框架1通过沿边钢绳3与内侧网片2紧系相连,沿框架钢绳,选有φ2-3cm的钢绳,以达撑开扩展浮床平面的作用;网片为3×3聚乙烯材料编制而成,网目2a=1.5cm,网筐内的网片拉紧与四周框架钢绳缝合。网片2的网孔用有扦插雍菜幼苗4和固定雍菜根丝的作用;网筐浮床的四角设有木桩5,木桩5长200cm,φ5cm,木桩5下端插入池底、上端露出水面20cm,将浮床固定水面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仔猪保育用地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种子萌发的水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