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胃肠减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7791.1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彬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300 山东省平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胃肠 减压 引流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引流减压、负压形成、负压测量、排液、固定于一体,提高胃肠减压的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胃肠减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胃肠减压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基本技能操作,持续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腹胀,引出胃肠道的液体及积气,防止胃肠道扩张,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胃肠减压引流器的胃管上没有设内固定装置,引流瓶上没有设置负压表、负压吸球和排液管排液阀,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准确测定胃肠减压引流器的负压值,也不能随负压值的大小时时调控胃肠减压引流器的负压大小,在倾倒引流瓶中的液体时,需要将引流瓶的瓶塞拧下来,从而引起胃管在患者体内不断活动、移位或脱出,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甚至需要再次置管,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引流减压、负压形成、负压测量、排液、固定于一体,提高胃肠减压的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胃肠减压引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胃肠减压引流器,由胃管和负压瓶构成,胃管的外侧壁设有气囊管,气囊管的头部设有注气口,气囊管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固定气囊环绕在胃管的末端,负压瓶的瓶盖上设有负压吸球和负压表,负压瓶的下端侧壁设有排液管,排液管的末端设有带密封圈的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引流减压、负压形成、负压测量、排液、固定于一体,提高了胃肠减压的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胃肠减压引流器。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胃管,2、负压瓶,3、气囊管,4、注气口,5、固定气囊,6、负压吸球,7、负压表,8、排液管,9、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胃管1和负压瓶2构成,胃管1的外侧壁设有气囊管3,气囊管3的头部设有注气口4,气囊管3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5,固定气囊5环绕在胃管1的末端,负压瓶2的瓶盖上设有负压吸球6和负压表7,负压瓶2的下端侧壁设有排液管8,排液管8的末端设有带密封圈的排液阀9。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按常规操作将胃管1置入到胃内,由注气口4注入一定量的气体,使固定气囊5膨起,然后根据负压表7所显示的数据,利用负压吸球6将负压值调至适宜的刻度,在倾倒负压瓶中的液体时,将负压瓶2的排液阀9拧开,将液体从排液管5中引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彬,未经吴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7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