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痢疾治疗肚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7827.6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菡;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丽菡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痢疾 治疗 肚兜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通透作用强,药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儿痢疾治疗肚兜。
背景技术:小儿痢疾是小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患者大多为小儿和儿童,常以发热、腹痛、便后下坠感、粘液便、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在临床实践中,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和输液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由于小儿是特殊群体,常常拒绝服下口服药物,或在喂服过程中,发生呕吐、呛咳等情况,给小儿的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在为小儿输液时,由于小儿血管不明显,通常需要通过打头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有的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将头皮针插入小儿血管中,在此过程中,小儿哭闹,挣扎等也为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也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通透作用强,药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儿痢疾治疗肚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小儿痢疾治疗肚兜,由肚兜、电热膜和中药包构成,肚兜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根颈部固定带和腹部固定带,用来固定肚兜,电热膜上设有导线,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用来调节电热膜的温度高低,控制器上设有插头,用来连接电源,中药包由卫生透气的无纺棉布制作而成,内有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白芍、炙甘草、广木香、海螵蛸、马齿苋、椿根皮、陈皮各等份,充分搅拌混匀,研为细末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通透作用强,药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利用电热膜的热理疗作用加强了小儿肠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小儿痢疾治疗肚兜。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肚兜,2、电热膜,3、中药包,4、颈部固定带,5、腹部固定带,6、导线,7、控制器,8、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肚兜1、电热膜2和中药包3构成,肚兜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根颈部固定带4和腹部固定带5,电热膜2上设有导线6,导线6与控制器7相连接,控制器7上设有插头8,中药包3由卫生透气的无纺棉布制作而成,中药包3内的中药为: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白芍、炙甘草、广木香、海螵蛸、马齿苋、椿根皮、陈皮各等份,充分搅拌混匀,研为细末状。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用颈部固定带4和腹部固定带5将肚兜1固定在小儿腹部,将中药包3滴入清水1~2滴,放在小儿脐部,然后用插头8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器7设置适宜的温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丽菡,未经马丽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7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香水瓶的发光汽车挂件
- 下一篇:种子饰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