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冷链物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7860.9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谷再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物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冷链运输的物流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贸易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一些货物对储运的低温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比如某些特殊药品和高档食物,所以对冷链物流的硬件设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冷链物流除了成本较高、不易拼货的冷藏车整车运输之外,大多采用的是密封保温物流箱内置冷冻冰排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密封物流箱内的温度不能检测和主动控制,也不能长时间确保箱内温度在要求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夏季运输;此外,由于箱内装有多个用于降温的冷冻冰排,质量和体积相对较大,也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冷链物流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冷链物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制冷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的制冷单元嵌入保温箱体,所述的温度控制单元在保温箱体之外,包括温度传感器、微电脑芯片和电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一端置于保温箱体之内,另一端与微电脑芯片连接;所述的微电脑芯片、电源和制冷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的制冷单元可以是半导体制冷装置。
所述的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有与微电脑芯片分别连接的显示器、微键盘。
所述的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有与微电脑芯片连接的小型打印机。
所述的保温箱体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电源、微电脑芯片顺序连接,可以是电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箱内温度智能可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包括保温箱体、制冷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制冷单元嵌入保温箱体,温度控制单元在保温箱体之外,包括温度传感器、微电脑芯片和电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一端置于保温箱体之内,另一端与微电脑芯片连接;所述的微电脑芯片、电源和制冷单元依次连接。
当箱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会将信号传入微电脑芯片,微电脑芯片经过逻辑计算和匹配,会自动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制冷单元的开启和关闭,继而达到自动控制箱内温度的技术目的。设定温度的参数可以在芯片生产时预置或通过外接的微键盘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优选通过通过微键盘进行设置。
制冷单元本实施例优选半导体制冷装置,成本低,重量轻,能耗和噪音比较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车载或移动制冷装置。
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有与微电脑芯片分别连接的显示器、微键盘以及小型打印机:运输人员可以根据货物运输的温度要求,用微键盘手动设置参数或输入指令;显示器可以显示箱内即时温度状况以及温度变化曲线;小型打印机可以将温度变化情况打印出来,以供物流单位存档和货主验收货物。
保温箱体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电源、微电脑芯片顺序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是小型的电风扇,可以降低半导体制冷装置和保温箱内的温度,提高制冷效率。其电源开关也是由微电脑芯片控制,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与制冷单元同时或滞后工作。
本实施例的电源可以是车载24伏或12伏电源,便于在物流卡车或普通小型车辆上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箱内温度智能监控等优点。
使用时,物流人员将需要冷链运输的货物密封置于本实用新型之内,为了提高冷藏效果,也可以适当加入预先冷冻凝结的少量冰种。全自动冷链物流箱装车之后,将电源接入运输车辆的蓄电池,再根据货物运输的温度要求,用微键盘手动设置温度参数,通过显示器可以观测箱内即时温度状况以及整个或某段运输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货到之后,可以使用小型打印机将温度变化情况打印出来,交给货主验收以及本单位存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大学,未经长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7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