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火针治疗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533.5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森;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火针治疗盒。
背景技术
火针是中国传统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粹之。“《灵枢·官针》云:“粹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火针的操作关键是“红、准、快”,在火针的临床应用中,多使用酒精灯作为烧针火源,但考虑安全问题,多不敢离治疗部位太近,由于烧针后进针距离的加长,会造成针体温度下降,进针部位疼痛感明显,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火针治疗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便携式火针治疗盒,包括带有盒盖的盒体,其特征在于该盒体的一端设有打火装置。
为了能够重复使用以减少成本,上述打火装置带有用于加冲燃料的充气嘴。
考虑到操作安全以及点火的方便,上述打火装置为点按式防风打火机。
为了满足火针治疗时配备各种器材的需要,上述盒体内排列设有火针卡槽,药瓶放置孔,消毒槽和器械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成本低廉,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未含盒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有盒盖)。
其中,1、盒体,2、盒盖,3、充气嘴,4、打火装置,5、药瓶放置孔,6、消毒槽,7、器械槽,8、火针卡槽,9、火针,10、喷火嘴,11、点按式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火针治疗盒,包括带有盒盖2的盒体1,其特征在于该盒体1的一端设有打火装置4。所述盒盖2即可以盖住除打火装置4以外的盒体1,也可以盖住整个盒体1。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重复使用以减少成本,上述打火装置4带有用于加冲燃料的充气嘴3。
如图1所示,考虑到操作安全,上述打火装置4为点按式防风打火机,该打火机具有点按式按钮11,如图2所示,此时盒盖2可以设计成能盖住整个盒体1的结构而把打火机的点按式按钮11与喷火嘴10盖在盒盖2下面。
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火针治疗时配备各种器材的需要,上述盒体内排列设有火针卡槽8,药瓶放置孔5,消毒槽6和器械槽7。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进行火针治疗时,打开盒盖2,从消毒槽6取出2.5%碘酒棉球。从穴位中心向四周画同心圆消毒,再以75%酒精棉球脱碘。接着打开打火装置4,点燃火源,再从火针卡槽8中选择好火针9的型号,持笔式持针,将针尖伸入点燃的火焰上1/3以下处,根据进针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加热程度要以红透为度。针体烧红后,迅速准确刺入穴位。火针提离皮肤后,要以消毒棉球迅速按揉针孔,随即从药瓶放置孔5中选取烫伤膏抹于患处,贴上创可贴,以避免感染;他辅助器械可盛放在器械槽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血袋
- 下一篇:一种方便洗妇女外阴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