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571.0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满红;张永木;钟观生;卢强;曾杨帆;曾锐;华从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宜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血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止血带一般包括布带以及分别连接布带两端部的尼龙搭扣和金属环,使用时,把布带对准手腕的穿刺口,让尼龙搭扣穿过金属环,然后拉紧尼龙搭扣所在的布带端部,使布带扎紧手腕,通过布带压迫穿刺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这样结构的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使用者需要十分用力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止血效果,但用力过大又会造成布带所覆盖的皮肤红肿,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式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还能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布带所覆盖的皮肤红肿的止血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止血带,其包括布带和与布带相匹配的尼龙搭扣;所述布带的底面与尼龙搭扣粘接成一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的一端连接一与整体结构相匹配的金属环;所述整体结构的另一端为圆弧端;所述圆弧端穿入所述金属环中;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带还包括一固定在布带与尼龙搭扣之间的充气球囊装置;所述球囊装置经充气膨胀后从布带的顶面穿出并压迫穿刺口。
具体地,所述尼龙搭扣包括第一尼龙搭扣和第二尼龙搭扣;所述第一尼龙搭扣一端呈圆弧形,另一端与第二尼龙搭扣相连;所述充气球囊装置固定于第二尼龙搭扣与布带之间。
具体地,所述充气球囊装置包括硬壳、PU管、单向阀和球囊;所述硬壳固定在布带与第二尼龙搭扣之间;所述球囊的边缘固定连接硬壳并与硬壳形成一个封闭结构;所述单向阀通过所述PU管连通所述封闭结构;经充气膨胀后的球囊从布带的顶面穿出,并且该球囊的表面中心接触穿刺口。
使用时,先将整体结构的圆弧端穿过金属环包裹手腕,并且让球囊的表面中心对准并接触穿刺口,然后拉住圆弧端使金属环沿手腕方向下滑,从而将止血带捆绑固定在手腕上,然后再通过单向阀给球囊和硬壳所形成的封闭结构打气,球囊膨胀后从布带的顶面穿出并压迫穿刺口,达到止血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其设置的充气球囊装置压迫穿刺口,能简便、快捷地控制球囊的膨胀与收缩,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还能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布带所覆盖的皮肤红肿,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带,其主要包括布带4和与布带4相匹配的尼龙搭扣;所述布带4的底面与尼龙搭扣粘接成一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的一端连接一与整体结构相匹配的金属环3;所述整体结构的另一端为圆弧端;所述圆弧端穿入所述金属环3中;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带还包括一固定在布带4与尼龙搭扣之间的充气球囊装置;所述球囊装置经充气膨胀后从布带4的顶面穿出并压迫穿刺口。
具体地,所述尼龙搭扣包括第一尼龙搭扣21和第二尼龙搭扣22;所述第一尼龙搭扣21一端呈圆弧形,另一端与第二尼龙搭扣22相连;所述充气球囊装置固定于第二尼龙搭扣22与布带4之间。
具体地,所述充气球囊装置包括硬壳12、PU管13、单向阀14和球囊11;所述硬壳12固定在布带4与第二尼龙搭扣22之间;所述球囊11的边缘固定连接硬壳12并与硬壳12形成一个封闭结构15;所述单向阀14通过所述PU管13连通所述封闭结构15;经充气膨胀后的球囊11从布带4的顶面穿出,并且该球囊11的表面中心接触穿刺口。
使用时,先将整体结构的圆弧端穿过金属环3包裹手腕,并且让球囊11的表面中心对准并接触穿刺口,然后拉住圆弧端使金属环3沿手腕方向下滑,从而将止血带捆绑固定在手腕上,然后再通过单向阀14给球囊11和硬壳12所形成的封闭结构15打气,球囊11膨胀后从布带4的顶面穿出并压迫穿刺口,达到止血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宜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心宜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泥快速资源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