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通讯装置及其后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9069.1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通讯 装置 其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通讯装置及其后壳。
【背景技术】
手持通讯装置,例如手机,其发展趋势都是大屏幕和薄型化,显示屏会占去手机的很大一部分的空间,所以对于喇叭和听筒这样的电声器件的要求是小型和薄型化,并要求不能过多占用天线等其他关键器件的空间。然而,传统的手机大部分采用动圈式喇叭,其占用了很大部分壳体内部空间,不利于手机薄型化。
另外,为获得厚度较薄手持通讯装置,有些传统的手机采用厚度较薄的陶瓷喇叭。由于手机的内部空间有限,又要实现大屏幕设计,因此留给陶瓷喇叭的空间和面积都大大的缩减,所以目前的陶瓷喇叭的面积都比较小。陶瓷喇叭的面积小,那么相应的声音响度会小、音质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厚度较薄、且喇叭发声的响度及音质较好的手持通讯装置及其后壳。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后壳,包括:
后壳基体部;及
陶瓷喇叭,设于所述后壳基体部,所述陶瓷喇叭为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发声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基体部开设有容置部,所述陶瓷喇叭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部为设置于所述后壳基体部一侧的凹槽,所述陶瓷喇叭固定于所述容置部内;
或所述容置部为窗口,且所述容置部内设有铸塑钢片,所述陶瓷喇叭对应于所述铸塑钢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喇叭设于所述后壳基体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基体部为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电池盖。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包括:
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及
上述的后壳,设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喇叭的内侧设有焊盘,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焊盘抵接的顶针,所述喇叭通过所述焊盘及顶针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内的主板电连接;
或所述后壳还包括与所述陶瓷喇叭电连接的导线及设于所述导线的自由端的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内的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外侧的中部的显示屏及设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外侧的一端的听筒,所述陶瓷喇叭设于所述后壳基体部靠近所述听筒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持通讯装置的本体的内侧远离所述听筒的一端的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通讯装置为手机。
上述手持通讯装置采用比动圈式喇叭的厚度较为薄的陶瓷喇叭,并将陶瓷喇叭设置于后壳基体部上,从而节省了手持通讯装置的内部空间,使得手持通讯装置的厚度较薄。
并且,由于陶瓷喇叭设置于后壳基体部上,则可不受手持通讯装置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可以在后壳基体部上放置面积尽可能大的陶瓷喇叭,以增加其声音响度和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手持通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持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手持通讯装置的后壳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手持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9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电视调谐器接收机系统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SIM卡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