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9614.7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赖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富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16;H01R13/213;H01R9/05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公开号CN102237623.A公开了一同轴连接器,其包含一端子、一绝缘底座及一金属壳体,端子设置在绝缘底座内,绝缘底座设置在金属壳体内,金属壳体上设有延伸承载部及阶梯部,可增强金属壳体与绝缘底座之间的组装强度。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端子设置在绝缘底座内,卡合强度不够,导致在拉扯同轴线缆时容易使端子移位;同时同轴电缆设置于绝缘底座内与端子接触的接触面较小,而绝缘底座的压板为绝缘,导致同轴电缆和端子的电接触性差,同轴缆线被拉扯后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现象,从而影响连接器的使用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不仅增大了和同轴缆线间的电接触面积,而且提高了其组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底座和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筒状部和一包夹部,所述筒状部和包夹部由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筒状部内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绝缘底座包括一本体和分别设于该本体两侧的一环墙和一压板,所述绝缘底座置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端子包括板体和至少一接触臂,所述端子容置于所述绝缘底座的本体内,在所述绝缘底座的压板内侧面及绝缘底座的本体对应压板处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层金属层,可增加线束导体与端子的电气性能,减少产品整体的阻抗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层为金层和铜层之一(或其他具有导电性金属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端子的本体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接触臂,该两个接触臂均朝向端子本体的同一侧面中心靠拢,在该端子的本体另一端且背向所述接触臂的一侧上设有倒刺,使组装后的端子和绝缘底座形成有力的干涉,不容易脱落和松动,增大产品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刺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的两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筒状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在所述绝缘底座的本体外侧面上对应该至少一个凸起处设有与该至少一个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在安装时,可起到限位和导向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筒状部设有连接部的一侧向外设有沿筒状部径向的延伸承载部,该筒状部在设有连接部的轴向另一侧形成开口端;所述包夹部由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的一片体及该片体两侧再延伸的数个夹持臂所构成,用于固定同轴缆线,在所述片体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弧状凸块,使用时,将与同轴缆线的外层相对应,在所述夹持臂内侧设有多个侧凸块,使用使,包覆同轴电缆并起到夹紧同轴电缆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底座的本体为中空,且与所述本体的一贯穿孔连通,所述环墙的外周形成一内缩区;所述本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一卡槽,本体内侧设有至少一限位槽,本体的一侧壁还开设有一缺口;所述压板对应所述本体的一面形成弧形的凹陷区,该压板的凹陷区与所述本体的结合处形成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具有比压板更小的厚度,使压板容易向本体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的延伸承载部朝外向内缩形成一阶梯部。组装时,绝缘底座的开口端(具有缺口的一端)恰好卡合于该阶梯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绝缘底座的压板上设一层金色层,可增加和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传输性能,减少产品整体的阻值;在端子本体上设有倒刺,使组装后的端子和绝缘底座形成有力的干涉,不容易脱落和松动,增大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壳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底座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金属壳体 2——绝缘底座
3——端子 4——金属层
6——凸起 7——凹槽
11——筒状部 12——包夹部
13——连接部 14——容置空间
15——延伸承载部 16——开口端
17——夹持臂 18——弧状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富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富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9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连接器
- 下一篇:电机接线板用安全接线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