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0036.9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唐双双;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光华旭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油 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歧管,特别是汽油发动机上首选的配套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汽车上发动机的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是由构成汽车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共同协调工作来实现的,虽然进气歧管不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但是进气歧管的性能优劣也会对配气系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基本功能是将汽油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混合气”,分配到发动机的各气缸中,使燃气充分燃烧。进气歧管结构复杂,大部分是由铝合金制成,内壁粗糙,无法保证气密性的歧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大大降低使用性能,无法满足正常的功能要求。造成噪声大,燃料燃烧不充分,废气排放多等问题,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和环保。由于歧管本身设计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进气歧管出现局部过热与缩松的铸造缺陷,难于保证歧管的气密性,造成进气歧管的质量不稳定,合格率低,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材料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满足进气歧管的使用要求,又能使铸造生产工艺难度降低,有效消除铸造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合格率、减轻自重节省原材料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进气歧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原歧管的法兰盘中间存在局部过厚的部位,浇注过程中易产生缩松等铸造缺陷。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主要是由与缸盖连接的两个法兰盘ⅰ,与歧管上体连接的法兰盘ⅱ及四个气道,气道口,减轻槽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与歧管上体连接的法兰盘ⅱ中间增加一个减轻槽,保证均匀壁厚,进而达到平稳的壁厚过渡,消除法兰盘中间在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缩松缺陷。
所述的减轻槽深度为9mm。
所述的减轻槽形状为等腰梯形,两腰为与气道口配合的圆弧,四角为圆角过渡。减轻槽面积在400mm2~420mm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法兰盘中间部分的厚大部位减小变薄,形状保证均匀壁厚,使管壁周围的厚度均匀平缓过滤,有效消除了法兰盘中间在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缩松铸造缺陷及歧管局部过热的弊端,明显提高了歧管产品的合格率,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也减轻了自重,节省了使用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所示的附图标记如下:1、歧管,2、气道,3、减轻槽,4、气道口,5、法兰盘ⅰ,6、法兰盘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1主要是由与缸盖连接的两个法兰盘ⅰ5,与歧管上体连接的法兰盘ⅱ6及四个气道2,气道口4,减轻槽3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与歧管上体连接的法兰盘ⅱ6中间增加一个减轻槽3,形状保证均匀壁厚。
所述的减轻槽3深度为9mm。
所述的减轻槽3形状为等腰梯形,两腰为与气道口配合的圆弧,四角为圆角过渡。减轻槽3面积在400mm2~420mm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光华旭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光华旭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舞台上布置舞台元件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课堂话筒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