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性混凝土全量程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0237.9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1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义;贺传卿;杨桂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0049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混凝土 量程 静力 抗压 弹性模量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合压力试验机测试塑性混泥土全量程静力抗压弹性模具试验架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塑性混凝土全量程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架。
背景技术
弹性模量为静力抗压弹性模量(以下简称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混凝土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混凝土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混凝土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是弹性材料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能。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本试验架主要适用于弹性模量小及要求变形大塑性混凝土的试件进行弹性模量所用。
现行的混凝土试验规程中均有针对刚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也有相应的试验架,但现有的试验架针对塑性混凝土进行弹性模量的试验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试验架的标距选择
在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塑性混凝土受压变形区别于刚性混凝土,其受压时压应力由两受压面向试件中部传递作用不明显,压应力由两端至中部逐渐减小,试件受压时,两端变形大,中间变形小。故按现有试验架设置于试件中部标距150mm,不能反应实际的受压变形量,致使所测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性混凝土全量程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架,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根据成型试件的实际尺寸进行试验,测试塑性混凝土试件的测量数据准确,可以准确反映出整体塑性混凝土的变形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性混凝土全量程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架,与试验机上压头相配合的上压板其背面上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直立的两只上接杆,在与试验机下压头相配合的下压板其顶面上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直立的两只下接杆,在下接杆的顶端设置着支座;双向连接件里端的连接装置与上压板的上接杆相配合连接,双向连接件外端的连接装置配合安装着测量装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安装着塑性混凝土试件,在上接杆上通过双向连接件安装的测量装置其测量头与下接杆顶端的支座相配合。
测定塑性混凝土圆柱体或长方体试件的静力抗压弹性模量。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压板分别通过试验机对塑性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向的压力,上下压板厚度均为16mm,并具有较高的刚度,故其变形可不考虑;上接杆其主要是连接双向连接件;双向连接件则不仅一头固定好上接杆,一头要固定好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其特点是可以根据试件高度的不同,自由上下移动,以达到测试的目的;下接杆则为塑性混凝土试件受压变形提供变形的传递。因为本试验架的上、下压板为分离式结构,故可根据成型试件的实际尺寸进行试验,故本试验架称为全量程试验架;本试验采用全量程后,可以反映整体塑性混凝土的变形情况,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压力试验机或万能材料试验机,I级精度,量程不宜大于200kN;塑性混凝土试件规格为φ150mm×300mm或150×150mm×300mm,试模内壁应涂上薄层的矿物质油或脱模剂;应变量测试装置,采用千分表2只或精度为0.001mm的位移传感器2只。
使用步骤
1 按“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的有关规定制作试件。成型四个试件,先取一个测定轴心抗压强度,其余三个测定静力弹性模量。
2 到达试验龄期后,将试件从养护室取出,擦净表面,量测断面尺寸,用湿布覆盖,以保持潮湿状态,并尽快试验。
3 将试验架安装至试验机下压头上,并使中心对齐,并把试件安放在试验架的下压板上,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架下压板中心对准。然后将上压板放置于试件上部,并与上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试验机上压头与试验架上压板快接触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4 测定轴心抗压强度。以0.010MPa/s~0.015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5 测定抗压弹性模量。调整双向连接件的上下位置,将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全量程变形测量架上,测量标距采用300mm或按照试件实际尺寸,即试件的高度,从试件取出至试验完毕,不宜超过2h,并注意试件保湿。应提前作好变形测量的准备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蓄冰制冷系统中冷却塔节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