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式特刀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0267.X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元龙;钟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元龙;钟环宇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16;B02C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式特刀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式特刀粉碎机,属于粉碎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开始出现了生物炼制技术,如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生产乙醇,该技术中的预处理为包括纤维粉碎机在内的古老生物质产业洞开了一片新的生机盎然的绚丽前景。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式粉碎机越来越难于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对纤维类材料常温超细化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例如造纸浆、化纤、轻工业中精制棉的细粉碎,羧甲基纤维素(CMC)、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等细粉碎,植物麻秆、蚕丝、甲壳素和中草药材细粉碎,以及制作高强度高密度木、竹板原料的细粉碎等。
这些材料采用一般粉碎机很难达理想的要求,而采用低温冷冻辅助粉碎时,因其成本太高,很难被用户接受。因此,对于具有韧性 、粘性、塑性及纤维材料的超细化一直是摆在国内外粉体制备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世界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的是希望寻找能在常温下对上述材料超细化的较理想的方法。在这方面研究卓有成效的是前苏联、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尤其是前苏联研究出了卧式湿法粉碎夹套水冷两种式样粉碎机推向市场。
例如:圆锥形卧式粉碎机
采用该机粉碎纤维时,用水配一定浓度的浆料,用高压泵入锥体小径端入口,在转子圆锥壳体外壁沿母线布置了2-3段一定间距排列长度刀束,在定子锥形壳上同样布置2-3段弯成170°—174°角刀,它们应与转子成3°—5°夹角。这样采用这种构造才能保证整个粉碎过程圆周力的稳定,避免当转子与定子的刀间距刚好一致时不会撞刀。浆料在这样配制的锥环腔刀间粉碎,由大径锥端排出。
该机的优点是生产能力大,产品较细且质量稳定。缺点是锥形转鼓占去粉碎机很大一部分空间,能耗较大,起动电流大,装机容量大,拆卸不方便。
例如:ДMK环型圆盘粉碎机,该机为卧式湿法粉碎夹套水冷式。与圆锥形粉碎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使用了环形盘刀,在该机轴向方向上安排有三个依次排列的区段:疏松段、初粉碎段及粉碎段。粉碎段刀片的相应的布局是为了保证纤维素被粉碎程序。这就使得可以靠提高转速来提高尺寸切割次数LS(一般在60万左右),切割速度15米/秒,切片刀厚度2毫米)。所以粉碎机的尺寸却比装普通片形刀粉碎机小得多。与圆锥形粉碎机不同的是在该机中纤维素只要通过一台粉碎机一次便可完成粉碎。粉碎机不动的刀在圆周上有100只,活动刀装有80只,刀用钢制成,其表面经渗碳硬化,钢淬火后的硬度为HRC55-60。粉碎过程主要表现为通过切削而使纤维变短,揉压主要是由于流体动力因素而产生,刀片间的碾磨作用较差,因此,粉碎后的纤维素的比表面及吸附力都较小。
ДMK粉碎机的缺点是,粉碎出的纤维素均质性不够好,纤维素比表面小,粉碎机的生产能力低,同时需要复杂的粉碎机配件以及较多的易损件。
通常圆锥形粉碎机、环形圆盘式粉碎机、管式(磨)粉碎机等,都只用于湿式粉碎。由于粉碎过程中发热量大,因此,都装配有自身冷却装置。
又如MД圆盘式粉碎机,该机是在一种由俄罗斯老式圆盘粉碎机基础上改型后的新型细碎机器。该机转子有较高的圆周速度(U平均>30m/s),由于在进行浆料粉碎时,液流中湍流涡流形成速度梯度,将料中纤维素除受到机械作用外还受到 更为强烈的流体动力的作用。在这种粉碎机中入口和出口的流速差大于锥形粉碎机的流速差,因此,由转子造成的压头过大,这样有可能减小刀配件间隔的尺寸,并使得可以在圆盘的表面上安装较多数量的刀。此外,由于速度差大使料浆能在较大质量百率的情况(20%)左右进行粉碎。与其它粉碎机比,MД型粉碎机的效率是最高的。对于圆盘式粉碎机,它既可用于湿式粉,又可用于干式粉碎。但是,其当用于干法粉碎时,对磨盘应采取强有力的冷却措施如水冷,强通风冷,有时甚至要采取用液氮冷却。否则由于磨盘间热量大无法及时散出,将会使被粉碎的物料焦化变性变质。
以上介绍的圆锥形粉碎机, ДMK环型圆盘粉碎机和MД圆盘式粉碎机都可将纤维素湿法浆通过水冷常温粉碎到微米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元龙;钟环宇,未经钟元龙;钟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玻璃在专用存放架上倾倒的装置
- 下一篇:液压推杆牵引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