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照明控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1133.X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傅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华英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控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模块,特别涉及的是一种LED照明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LED灯广泛应用于工厂、家庭照明,但传统的控制开关,需要通过布线方式连接才能控制LED照明灯的点亮或熄灭,这样即浪费大量线材,如玻璃墙等墙体,以及特殊墙体也不能安装控制开关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LED照明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比较器电路、照明灯驱动电路,由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采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束信号,该信号经比较器电路传输至照明灯驱动电路。
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由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接收红外光束信号,所述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的输出端经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到晶体管T1的基极。
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比较器IC1的一输入端连接晶体管T1的集电极,其另一端连接有分压器R4、R5,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到三极管T2的基极。
所述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内设有PIN光电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模块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采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束信号,可实现遥控接收控制接通或断开LED照明电源,有效节约大量布线与施工成本,同时也给智能家居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1、比较器电路2、照明灯驱动电路3,由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1采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束信号,该信号经比较器电路2传输至照明灯驱动电路3。
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1由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接收红外光束信号,所述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的输出端经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到晶体管T1的基极,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内设有PIN光电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比较器电路2的比较器IC1的一输入端连接晶体管T1的集电极,其另一端连接有分压器R4、R5,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到三极管T2的基极。
在待机状态时,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没有接收到红外光束,因此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的输出端为高电位,发光二极管LED1不发光,此时,晶体管T1处于不导通状态,比较器IC1的第2脚输入端为低电平,比较器IC1的第2脚输入端因分压器R4、R5的作用下电压为2.55V,此时它高于比较器IC1的第3脚输入端电位,因而其输出端为低电位,发光二极管LED2灯不亮,三极管T2处于截止,继电器J处于释放状态,LED照明灯处于熄灭状态。
当按下遥控器上的接通按键时,红外光束就射向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TSOP1738红外线接收模块U1输出端的电位变为低电位,发光二极管LED1随红外光束的脉冲同步闪烁,同时晶体管T1处于导通状态,使比较器IC1的输出端也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T2导通,继电器J吸合,LED照明灯点亮,从而达到控制LED照明的开与关。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华英,未经傅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1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售水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