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1499.7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2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亮;李永生;杨立新;罗占夫;刘石磊;赵希望;苟红松;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27/2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0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隧道 环境 冷却 降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隧道工程的热环境下个人防护降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隧道修建深度不断增大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地温和机械散热导致施工作业环境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夏季施工生产中,由于隧道内空气湿度大、温度过高,将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其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恶性事故的发生,给隧道的安全生产及其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使其能降低工作人员的皮肤温度,改善隧道内施工人员的工作热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身体抵抗力。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其发明任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主要包括冷却背心和蓄冷袋;在所述冷却背心的背部和两侧分别具有多个用于放置蓄冷袋的口袋;在填充有固液相变材料蓄冷袋的外侧套置用于对蓄冷袋进行保温的保温膜;在蓄冷袋与口袋之间放置用于防止蓄冷袋与外界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的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采用填充有固液相变材料的蓄冷袋,利用相变材料在温度高于相变点时吸收热量而发生相变(融化蓄势过程),当温度下降,低于相变点时,发生逆向相变(凝固放热过程)进行工作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环境温度或人体皮肤温度达到服装内相变材料熔点时,其吸热从固态转化为液态;使用时,提供或储存的冷源从贴近皮肤处吸取人体热量,在服装层内产生致冷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皮肤温度,解决了在隧道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人员工作时间短、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防止过大的热应激、热负荷对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工人在热环境工作状态下的热舒适性和工作效率,增强了身体抵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蓄冷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背心,2、蓄冷袋,3、口袋,4、保温膜,5、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图3、图4,一种用于隧道热环境下的冷却降温服,主要包括冷却背心1和蓄冷袋2;在所述冷却背心1的背部和两侧分别具有多个用于放置蓄冷袋的口袋3;在填充有固液相变材料蓄冷袋2的外侧套置用于对蓄冷袋进行保温的保温膜4,保温膜主要是对蓄冷袋进行保温,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蓄冷袋的对外换热效率,延长放冷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蓄冷袋直接与皮肤接触,造成人体不适;在蓄冷袋2与口袋3之间放置用于防止蓄冷袋2与外界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的保温板5,保温板起隔热作用,是为了防止蓄冷袋与外界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造成冷量流失;所述的固液相变材料为高分子结构,在冷源中吸收冷量以后,由液态变为固态,实现蓄冷功能;所述的冷却背心采用抗阻燃面料,该冷却降温服穿着轻便,不影响施工人员工作活动,短时间内对人体的降温效果明显,且放冷时间相对较长,便于更换,适用于高温隧道内的施工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是,在使用前,将蓄冷袋2平整放入冷源中吸收冷量,同时其状态由液态逐渐变成固态,进行蓄冷;使用时,将蓄冷袋2套上保温膜4,将保温板5放入冷却背心的口袋3里,再将套入保温膜4的蓄冷袋2放入冷却背心1的口袋3内。人员穿上冷却背心后,当人体皮肤温度超过蓄冷袋内相变材料熔点时,蓄冷袋从贴近人体皮肤处吸收热量从固态转化为液态,在服装层内产生致冷效果,从而降低体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1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