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1533.0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7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机油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定位,多采用单独的定位销定位方式。驱动方式可通过传动链、齿轮单独驱动,或者与曲轴同轴,由曲轴直接驱动。其进出口油道的布置,因机油泵的结构和机油进出口位置不同而不同。
对于曲轴直接驱动的机油泵,可安装在发动机前罩盖内,或者紧贴缸体框架,直接安装在缸体框架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存在定位精度不强、结构复杂以及机油泵进出口油道布置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包括缸体(1)和框架(2),机油泵定位沉孔(13)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所述缸体(1)与所述框架(2)上,机油泵的机油泵安装面(14)位于所述机油泵定位沉孔(13)上,所述机油泵定位沉孔(13)与曲轴孔同轴。
进一步,在所述缸体(1)上布置有缸体进油口(11)和缸体上油道(12),所述机油泵通过所述缸体进油口(11)与所述缸体上油道(12)连通。
进一步,在所述缸体上油道(12)中压装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碗型塞(3)。
进一步,所述框架(2)上布置有框架出油口(21)和框架进油口(22),所述机油泵通过所述框架出油口(21)与所述框架进油口(22)连通。
进一步,所述机油泵进、出口油道的贴合面与所述机油泵安装面(14)为同一安装平面。
该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与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机油泵的安装定位是通过缸体和框架上的定位沉孔来实现,并且机油泵定位沉孔与曲轴孔同轴,能很好的保证机油泵的安装定位精度。
(2)本实用新型由于机油泵进出口对应的油道,均直接布置在缸体和框架上,并且通过油道走向与结构的优化,使其结构简单可靠,且大大提高了铸造与加工工艺性。
(3)本实用新型由于机油泵进、出口油道的贴合面与机油泵安装面为同一安装平面,能有效的保证机油泵的安装和机油进出口油道贴合面处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结构的油路布置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缸体;11—缸体进油口;12—缸体上油道;13—机油泵定位沉孔;14—机油泵安装面;2—框架;21—框架出油口;22—框架进油口;3—碗型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机油泵安装结构由缸体1与框架2组成。安装时,机油泵与机油泵安装面14贴合,通过机油泵定位沉孔13定位,然后通过4颗螺栓固定。机油泵定位沉孔13由缸体1与框架2的上下两部分组成,合体后一起加工。
在缸体1上,布置有缸体进油口11和缸体上油道12。框架2上,布置有框架出油口21和框架进油口22。装配时缸体上油道12还需压装碗型塞3,起到密封作用。发动机运行时,机油依次通过框架进油口22、框架出油口21、机油泵、缸体进油口11、缸体上油道12。
具体参数如下:
缸体1和框架2为铸铝(或铸铁)材料,机油泵定位沉孔13为环状凸台,外径80mm,内径70mm,高度与进出口油道密封面同高。采用缸体1和框架2合箱时,机油泵定位沉孔13与曲轴孔同轴加工,机油泵定位沉孔13深度为8mm,配合深度为5mm。
缸体进油口11直接预铸,外径16mm,深度22mm。框架出油口21预铸外径18mm,深度22mm,密封宽度大于5mm。
缸体上油道12内径为16mm,深度70mm。与框架结合处加工直径18mm,深度10mm沉孔,并压装碗型塞3用于油道密封。
安装采用M8普通螺栓,攻深20mm,螺纹深度17mm,啮合深度控制在14-16mm。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1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油标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型汽油发动机前轴承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