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机械臂取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150.5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8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明;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罗博特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械臂取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硅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晶硅光伏的印刷工艺或者倒片(从叠片盒放至非接触盒)时,需要将硅片从叠片盒取出,然后放到皮带传送带上传至印刷机或者非接触盒中。机械臂配合单吸盘从单一叠片盒抓取硅片已经广泛采用。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低,于是有人发展了在作直线运动的机械臂两端分别装配吸盘,即双吸盘在双硅片盒抓取硅片的装置。当第一端上的吸盘在抓取硅片后运送到传送带放置时,第二端上的吸盘正好位于第二个硅片盒抓取硅片。当第一端上的吸盘返回到第一个硅片盒再去抓取硅片时,第二端上的吸盘刚好可以将硅片放置到皮带传送带上。这样循环运行从而可以将取片效率提高一倍。但是该设计需要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从而需要配机械线性模组来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配备机械线性模组的双机械臂取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机械臂取片装置,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两个料盒以及传送带,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下方均具有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前方设置有旋转驱动马达,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马达上且对称位于所述旋转驱动马达两侧,所述两个料盒也对称分设在旋转驱动马达的两侧,且位于吸盘的运行轨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相互垂直,所述两个料盒和旋转驱动马达在一条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需要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因此也就不需要配备机械线性模组来进行这种转化。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配备机械线性模组的优点,简化了设备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旋转驱动马达,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2-料盒,3-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机械臂取片装置,包括第一机械臂11、第二机械臂12、两个料盒2以及传送带3,第一机械臂11和第二机械臂12的一端下方均具有吸盘(图中未示出)。在传送带3前设置有旋转驱动马达1,第一机械臂11和第二机械臂12另一端均连接在旋转驱动马达1上且相互垂直地对称位于旋转驱动马达1两侧,两个料盒也对称分设在旋转驱动马达的两侧,与旋转驱动马达1在一直线上,且位于吸盘的运行轨迹上。
其工作方式如下:
旋转驱动马达1驱动直角双机械臂可以直接利用马达的旋转运动,将吸盘装配在直角双机械臂的末端,从而进行快速转运。当第一机械臂11上的吸盘在抓取硅片旋转90度后运送到传送带放置时,第二机械臂12上的吸盘正好位于第二个料盒抓取硅片。当机械臂逆向旋转90度后,即第一机械臂11上的吸盘返回到第一个料盒再去抓取硅片时,第二机械臂12上的吸盘刚好可以将硅片放置到传送带上。这样循环旋转和逆旋转从而完成取片。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因此也就不需要配备机械线性模组来进行这种转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配备机械线性模组的优点,简化了设备结构。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罗博特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罗博特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位安全刀
- 下一篇:隐蔽螺钉安装或拆卸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