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604.9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受损脊柱椎体进行替代的具有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并能实现远期骨性融合的自稳定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首次报道椎体肿瘤切除并以假体替代以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以及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测试中显示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术后人工椎体自身的即刻稳定性不足、与上下椎体早期结合强度低,易导致植入物移位甚至脱出。另外因为人工椎体采用实体材料制造,为了留出足够的人工椎体植骨孔,因此常常导致人工椎体上下终板之有效支撑面积缩小,从而支撑力度不足,使得人工椎体逐渐沉陷入上下椎体的骨质内而最终丧失了理想支撑高度。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植入人工椎体的同时附加实施前路或后路的钉板或钉棒固定系统以期提供早期及骨融合期的稳定,而这又带来另外的问题,如手术费用的增加、内固定系统中螺钉的力学环境相当恶劣增大了断钉几率、钉板或钉棒固定系统凸出或悬浮于生理椎体表面以外对周围组织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又能兼顾良好的骨融合、能有效抗沉陷,持续保持所替代椎体的高度、植入体内后零切迹、手术简便可靠的自稳定人工椎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自稳定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该自稳定人工椎体由椎体主体、椎体固定螺钉组成;所述椎体主体用于植入替代被切除或缺失的宿主椎体节段以恢复及重建脊柱生理高度并将在未来形成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椎体固定螺钉则将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该自稳定人工椎体具有较好的抗沉陷和防脱位能力,术后可使脊柱获得可靠的即刻稳定以利于尽早实现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所述椎体主体为一柱形体,在椎体主体上下两端设置有椎体融合面,椎体主体上还设有植骨孔,当所述椎体主体被植入预定节段位置后,椎体融合面将与上下相邻的健康椎体节段的终板骨质实现良好贴合。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之柱形体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长圆形、环形、椭圆形、扇形、多边形、肾形以及由上述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形状。
进一步地,椎体融合面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并穿过椎体融合面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椎体固定螺钉穿过椎体固定螺钉孔将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孔径为2~10mm。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的螺距为0.25~5mm。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上设置有植骨孔,所述植骨孔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植骨孔之间相互贯通或者通过微孔结构相连通。
进一步地,植骨孔的孔径为2mm至30mm。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在植入人体后其柱形表面位于宿主原脊椎椎体生理表面以内。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为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椎体主体与椎体融合面的微孔结构的金属表层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本实用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其椎体主体、椎体连接器等部件采用医用金属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这类医用材料大都经过多年临床经验证实了其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的一种手术过程为:
1)取出需被替代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
2)选用适当高度的椎体主体装入已被取出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部位,必要时在椎体主体的植骨孔内植入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骨块及碎骨颗粒以诱导未来骨细胞的爬行长入;
3)选用适当直径及长度的椎体固定螺钉,将椎体固定螺钉通过椎体主体上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旋入上下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的终板内,此时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终板将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融合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向喷枪扶正器
- 下一篇:3-异噻唑啉酮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