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606.8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董笑飞;杜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4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反应器 一氧化碳 在线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分析反应器的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具体涉及的是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丁辛醇装置反应羰基合成系统是以丙烯、合成气为原料,采用低压羰基合成法,在铑和三苯基磷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混合丁醛。羰基合成反应器参数的调整是通过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AR301/302数据,来判断反应器中一氧化碳含量,从而对反应物进料量进行调整,反应物为合成气(CO和H2)和丙烯。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合成气和丙烯含量的配比,直接影响丙烯转化率和反应产物混合丁醛收率,在对反应物进料量进行调整时,反应变化存在15-30分钟的滞后时间,若操作人员调整不及时或过快,造成反应器配比不佳,从而增加反应尾气放空量,使丙烯转化率和混合丁醛收率降低,所以,AR301/302的平稳运行对羰基合成反应系统至关重要。
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有很高的选择系数,因此它特别适合于对多组分混合气体中某一待分析组分的测量,而且当混合气体中一种或几种组分浓度发生变化时,并不影响对待测组分的测量。但是样气的流速和压力对它的影响很大。如图1所示,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为带有两个折角的排放弯管1,排放弯管1有一个垂直管、稍微向下倾斜的中间部分、斜向下方的斜管2,垂直管的管口为排放口,斜管2处设置有AR301第一排放管3和AR302第二排放管4,其中垂直管与中间部分构成第一个折角,该折角近似于直角,由于垂直管是完全开放的,仪表长期运行后,排放气对管壁腐蚀的残渣聚集到第一个折角处,由于第一个折角近似于直角,残渣无法顺管道流下,越聚越多最后造成堵塞,由于管线流通不畅,造成仪表排放气体排放不畅,气体的流速和压力随着排放气体的通畅程度而波动,使得排放样气的密度随之波动,最终造成仪表测量值的波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它用于解决现有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因排放弯管堵塞产生波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为带有两个折角的排放弯管,排放弯管的斜管处设置有AR301第一排放管和AR302第二排放管,排放弯管的排放口上方设置有防雨帽,排放弯管的斜管处设置氮气管,氮气管位于AR302第二排放管下面。
上述方案中排放弯管的斜管处设置有凝液罐,凝液罐设置有排放阀。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排放口增加防雨帽,以减小下雨对排放样气流速的影响,并且防止雨水对管壁冲刷,将污物聚集在弯角处;而氮气管,一可以加快样品气体的流速,二可以减小样品气体对排放管线管壁的腐蚀程度,以防止排放弯管造成堵塞,保证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平稳。
2、本实用新型中的凝液灌,其功能是收集凝液,避免凝液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排放弯管 2斜管 3第一排放管 4第二排放管,5防雨帽 6氮气管7凝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这种分析反应器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排放装置为带有两个折角的排放弯管1,排放弯管的斜管2处设置有AR301第一排放管3和AR302第二排放管4,排放弯管的排放口上方设置有防雨帽5,排放弯管的斜管2处设置氮气管6,氮气管6位于AR302第二排放管4下面。排放弯管的斜管2处设置有凝液罐7,凝液罐7设置有排放阀。
本实用新型使一氧化碳在线分析仪的平稳运行率得以很大的提高,使羰基合成系统中的丙烯、合成气配比更加平稳、合理,从而提高羰基合成反应器反应效果,延长铑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单耗,同时可以减轻了仪表工和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波,未经王晓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