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627.X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仕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袋除尘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会大量产生固体颗粒与气体混合的废气,这种废气如果直接向大气排放,会污染环境,给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造成影响。现有的除尘器有多种,一种是采用布袋隔离除尘的布袋式除尘器,这种除尘器目前广泛应用在工作生产中。现有的布袋除尘器大都是在一个房体或是罐体内分有两个腔室,一个腔室是出气腔室,另一个腔室是进气腔室;在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之间的通道中,设有多个透气的布袋,利用进气腔室内气体的压力大于出气腔室的气压,使气体透过布袋,而将粉尘颗粒挡在布袋外面。当布袋外侧为进气腔室时,为了防止布袋缩成一团,一般在布袋内装有骨架。这种布袋除尘器当聚集在布袋上的灰尘达到一定厚度时,其滤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人们想出各种办法来除去布袋上的积尘,一种方法是在线清灰,除尘器布袋在除尘过程中进行清灰,优点是过滤面积不受影响,缺点是易产生二次扬尘现象,除灰效果不好;另一种方式是离线清灰,除尘器布袋在隔离除尘作用时进行清灰,优点是除尘效果好,不易发生二次扬尘现象,缺点是滤袋的使用效率低,过滤面积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装置,该清灰装置在滤袋过滤面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清灰,不易产生二次扬尘现象,清灰效果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装置,包括:轨道;安置在轨道上的喷气小车,具有用来密封多个布袋的柔性板,以及用来连接气源的进气口和设置在所述柔性板上的出气口;连接喷气小车的移动装置。
其中,出气口为多个,多个出气口排成一列。
其中,轨道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轨道和设置在所述喷气小车上方的上轨道。
特别是,移动装置包括:安置在底座上的电动机;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位于所述下轨道一端的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下轨道另一端的被动轮;以及套装在主动轮和与被动轮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气小车连接形成封闭环状的传动带。
特别是,被动轮上安装有角编码器。
特别是,进气口与所述气源之间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实用新型在喷气小车上设置一列出气口,使得喷气小车每次仅对一列布袋进行清灰,并且利用喷气小车的柔性板将其余相邻布袋口密封,以避免造成二次扬尘现象,清灰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除尘效率高,并且不会对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面积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袋除尘器清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喷气小车的右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轨道;1’-上轨道;10-底座;2-喷气小车;20-柔性板;21-进气口;22-出气口;23-阀门;30、31、32-布袋;40-电动机;41-主动轮;42-被动轮;43-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布袋除尘器清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轨道1;安置在下轨道1上的喷气小车2,具有用来密封多个布袋的柔性板20,以及用来连接气源(图中未示出)的进气口21和设置在柔性板20上的出气口22;移动装置,与喷气小车2相连,以便驱动喷气小车2在下轨道1上来回移动。
如图1、2、3所示,下轨道1设置在底座10上,喷气小车2安置在下轨道1上,喷气小车2具有框架式结构,其一个侧面具有柔性板20,柔性板20上开有多个出气口22,多个出气口22沿竖向排成一列(如图3所示),以便与布袋除尘器的一列布袋30相对应(如图2所示)。喷气小车2上还设置有进气口21,进气口21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气源(图中未示出)连接,并且在管道上设置有阀门23,以便气源由进气口21向喷气小车2供气。喷气小车2的底部安装有车轮,以便喷气小车2在下轨道1上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仕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仕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线液压折弯机废料槽的角度调整结构
- 下一篇:鼻腔撑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