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631.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A61L27/32;A61L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脊柱进行内固定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首次报道椎体肿瘤切除并以假体替代以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以及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测试中显示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术后轴向旋转方面的稳定性不够、与上下椎体早期结合强度低易导致植入物移位甚至脱出、为保证中心植骨孔的骨量致使人工椎体上下终板的设计面积缩小,支撑力度不足从而使得人工椎体陷入上下椎体的终板内而最终丧失了理想高度。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植入人工椎体的同时附加实施前路或后路的钉板或钉棒固定系统以期提供早期及骨融合期的稳定,这就无形当中恶化了内固定系统中螺钉的力学环境,增大了断钉几率,并使得人工椎体沉陷入上下椎体终板的现象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又能兼顾长期稳定性、能充分恢复并持续保持所替代椎体的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方便、安全可靠的理想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由人工椎体主体、椎体固定螺钉、椎体连接器、椎弓根螺钉、纵向连接棒组成;所述人工椎体主体用于植入替代被切除或缺失的宿主椎体节段以恢复及重建脊柱生理高度并将在未来形成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与纵向连接棒将通过手术在脊柱后侧形成脊柱后路钉棒系统的固定与支撑作用,椎体连接器用于将人工椎体主体与纵向连接棒相互连接,人工椎体主体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上下相邻椎体形成紧密固定的同时又通过椎体连接器与由椎弓根螺钉和纵向连接棒所形成的脊柱后路钉棒系统紧密连接固定从而最终构成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具有极高的抗旋转和防脱位能力,术后可使脊柱获得可靠的即刻稳定以利于尽早实现人工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所述人工椎体主体为一柱形体,在人工椎体主体上下两端设置有椎体融合面、在两个椎体融合面之间的部位设有椎体连接结构、人工椎体主体上还设有植骨孔,当所述人工椎体被植入预定节段位置后,椎体融合面将与上下相邻的健康椎体节段的终板骨质实现良好贴合。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之柱形体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长圆形、环形、椭圆形、扇形、多边形、肾形以及由上述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形状。
进一步地,椎体融合面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并穿过椎体融合面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椎体固定螺钉穿过椎体固定螺钉孔将人工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孔径为2~10mm。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的螺距为0.25~5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椎体连接结构,椎体连接结构可与椎体连接器形成牢固紧密的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是一种螺孔结构,所述螺孔结构与椎体连接器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螺孔孔径为1至10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是一种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为一凹槽,该嵌合结构的凹槽与椎体连接器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的嵌合端形状相匹配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植骨孔,所述植骨孔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植骨孔之间相互贯通或者通过微孔结构相连通。
进一步地,植骨孔的孔径为2mm至30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在植入人体后其柱形表面位于宿主原脊椎椎体生理表面以内。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为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与椎体融合面的微孔结构的金属表层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切割环
- 下一篇: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