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835.X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利祥;张晓卫;梅杰;李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废水处理的沉淀构筑物,具体涉及一种旋流沉淀池。
背景技术
冶金厂在连铸、轧钢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对设备进行冷却,水与设备和高温的坯、板、管、棒、线、型材接触后被污染,大量的氧化铁皮进入冷却水中。目前,对这种生产废水的处理采用沉淀的方式,即采用铁皮坑和旋流沉淀池的方式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氧化铁皮采用抓斗的方式清除。现有的旋流沉淀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中心筒和中心筒外的沉淀区,并在沉淀区设有独立的吸水井,生产废水经过中心筒、沉淀区后进入吸水井,最后泵送至下一级处理构筑物。由于经过沉淀后的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氧化铁皮,这些氧化铁皮进入沉淀区的吸水井后会沉淀下来,导致吸水井积泥,从而造成对水泵的磨损。为了避免积泥对水泵的磨损,需要操作人员定期对吸水井的淤泥进行清理,通常半个月就要清理一次,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积泥的旋流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流沉淀池,包括池体和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渣斗上面,铁皮沟进水流槽沿所述中心筒切线方向插入中心筒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整流板,且所述整流板与所述渣斗内壁之间留有缝隙。
为了使聚集到整流板上的氧化铁皮顺利滑落到渣斗内,上述整流板与渣斗内壁之间的缝隙不小于800mm。
上述整流板为穿孔板。
为了保证整流板的安装角度,上述支撑柱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45°。
生产废水进入中心筒后,水流由上至下旋流,大部分氧化铁皮沉淀到渣斗内,水流沿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整流板上行,且均匀地分配到沉淀区,沉淀区沉淀的氧化铁皮首先聚集到整流板上,然后通过整流板与渣斗内壁之间的缝隙滑落到渣斗内;经过沉淀后的水由水泵直接泵送到下一级处理构筑物;渣斗内的氧化铁皮用抓斗进行清除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筒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渣斗上面,支撑柱上设置整流板且与渣斗内壁之间留有缝隙以使沉淀区的氧化铁皮滑入渣斗,取消了现有旋流沉淀池中的吸水井,将沉淀区和吸水井合二为一,扩大了沉淀区的面积,增加了水的停留时间,使得沉淀区出水的氧化铁皮含量降低,大幅度减轻了水泵的磨损,延长了易损件的更换周期,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减轻了后续处理负荷,同时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旋流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中心筒2,中心筒2外为沉淀区6,中心筒2通过支撑柱3设置在渣斗5上面,支撑柱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大于45°,铁皮沟进水流槽1沿中心筒2切线方向插入中心筒2上部,支撑柱3上设置有整流板4,整流板4与渣斗5内壁之间留有最少800mm的缝隙,整流板4为穿孔板。
生产废水从铁皮沟进水流槽1进入中心筒2后,水流由上至下旋流,大部分氧化铁皮沉淀到渣斗5内,水流沿设置在支撑柱3上的整流板4上行,均匀地分配到沉淀区6,沉淀区6沉淀的氧化铁皮首先聚集到整流板4上,然后通过整流板4与渣斗5内壁之间的缝隙滑落到渣斗5内;经过沉淀后的水由水泵直接泵送到下一级处理构筑物;渣斗5内的氧化铁皮用抓斗进行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