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886.2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佳隆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7/05;B01D19/00;C09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合成 导热油 成品 沉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使用的矿物油型导热油,因其自身组成结构的局限性,日趋没落;各种合成型导热油正在逐步取而代之。但是,在生产合成导热油的过程中,微量杂质仍然未去除,并且部分合成导热油的含水率不达标准,因此,有必要提供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能提高产品纯度并降低合成导热油的含水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能沉降和排除杂物,并且能够降低合成导热油的含水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包括中间罐和成品沉降罐,所述中间罐的出口与成品沉降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成品沉降罐的底部设置有水层,上部设置有集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通过中间罐和成品沉降罐,既利用活性炭的作用沉降和排除杂物,再次提高产品的纯净度,又将合成导热油水油分离,使合成导热油含水率降低,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中间罐 2成品沉降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包括中间罐1和成品沉降罐2,中间罐1与成品沉降罐2的进口相连接,成品沉降罐2的底部设置有水层,上部设置有集油槽。
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中间罐的过程如下:将去除所有杂质后的产品放入中间罐1,将废气和产品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成品进入成品沉降罐2,废气留在中间罐1内,不释放出去以免污染环境。成品进入成品沉降罐2之后,经配液管中心汇管和辐射状配液管(图中未示)流入成品沉降罐2的底部的水层内,在水层内进行水洗。将破乳剂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油水密度的差异,使部分含水油在上升的过程中,较小粒径的水滴向下运动,油向上运行,实现了油水分离。在原油上升到成品沉降罐2的集油槽的过程中,其含水率逐渐减小。经沉降分离后的原油进入集油槽后,经原油溢流管流出成品沉降罐2;分离后的污水经上部水箱,由脱水立管排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于生产合成导热油的成品沉降装置通过中间罐将废气和产品进行分离,通过成品沉降罐经水油分离,得到的合成导热油含水率低,生产过程又吸收废气,不污染环境,属于环保型生产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佳隆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佳隆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