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3640.7 | 申请日: | 2012-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907;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控制 远程 摄录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低碳安全防范产品的应用领域,推出一款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它能让系统依据人们的需求,在真正需要时开启,不需要时处于微耗待命的工作状态,这不仅大大减少了计算机系统无用存储信息的冗余量,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远程网络摄录像监控设备,几乎不具有上述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大多数系统都处于全天候的工作状态,这不仅不节能,而且无用信息占用大部分的计算机存储空间,给查询有用信息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一在于提供一款能让大众接受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的节能产品;其二是想让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操作更趋人性化,查询有用信息能快捷速成,实现人们的低碳办公,达到人与设备、设备与环境的和谐。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任务来完成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双稳态电路(1)、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驱动电路(6)、待命启动电路(7)、摄像机(8)、带有视频采集卡的硬盘录像机(9)、网络协议TCP/IP(10)和电源(11)组成;双稳态电路(1)与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启动电路(7)相连;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有振荡、放大、整流滤波电路,其用来控制可控硅导通与截止。
所述的双稳态电路(1)的电阻R3左端与三极管VT1发射极相连,电阻R3右端与电容C3正端相连,电容C3负端与三极管VT2基极相连,电容C4串接于三极管VT3基极与地之间。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振荡电路中的电感L1与电容C7首尾分别相并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6左端相连,电容C6的右端与三极管VT5基极相连,电容C8并接在三极管VT5 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容C9上端与三极管VT5发射极相连、电容C9下端接地。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5、电容C16电容量比值为1:1。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5、电容C16电容量均为0.1μF。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三极管VT8其输出谐振电容C14并接于中周T1的初级,中周T1次级的下端与电容C16上端相连、电容C16下端接电源的热地;中周T1次级的上端与电容C15右端相连、电容C15的左端与二极管VD7正端相连。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7上端、电容C18正端、二极管VD7负端与电位器RP1左端四者相连在一起,电容C17下端、电容C18负端均接电源热地。
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阻R20左端接电源热地,电阻R20右端与电位器RP1中心抽头、电位器RP1右端、单向可控硅VD8触发端四者相连。
附图说明
图1 为整机方框图,图2 为整机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双稳态电路(1)刚开机瞬间可确保电路处于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同时处于待命工作状态,当任何其中之一有警情发生时,待命驱动电路(6)工作输出信号推动待命启动电路(7)工作,触发摄像机(8)得电工作,摄像机得电工作后输出的视频信号,经带有视频采集卡的硬盘录像机(9)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号进行录像,同时运用网络协议TCP/IP(10)进行远程网络图像数据信息的传输。此时,若按下复位开关S1时,系统将切换到常态起动电路(2)并使之工作,远程摄录像监控系统处于长时间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2,当电路开关K1接通时,由于电容C3、电容C4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电源正电位通过电阻R3导致三极管VT2基极为高电位,VT3为零电位,经过电阻R4、电阻R5的反馈作用,迅速地使三极管VT2饱和导通、三极管VT3截止,导致三极管VT2集电极为低电位,三极管VT3集电极为高电位,迫使三极管VT4截止、三极管VT1饱和导通,VT1集电极向负载提供电源,指示智能待命的发光二极管VD9被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3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鼠标结构的视频会议用触控笔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天花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