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烟机的陶瓷导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3920.8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领;李少平;孙二明;王晓东;范磊;李浩亮;胡宏帅;孙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39 | 分类号: | A24C5/39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卷烟 陶瓷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卷烟机的陶瓷导轨。
背景技术
卷烟机风室是吸丝成型的部件,也是烟丝流从后身向烟条成型部件过渡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1)接收烟道本体来的高速横向烟丝流、并完成由横向运动到纵向运动的过渡;(2)形成矩形的烟丝流截面并以与烟条相同的速度将烟丝交接给烟枪(烟条成型部分);(3)与劈刀配合完成烟丝流量的控制(烟支平均重量)和形成紧头位置。在上述三项功能的完成过程中,烟丝均是在风室导轨中、通过负压吸附在吸丝带上并在高速运动中完成的,因此,风室导轨的结构特性、几何尺寸、物理特性等都是影响风室功能是否稳定的因素。
在ZJ19卷烟机的原始设计中,风室导轨在安装、调整方式、结构、尺寸布局、材料和工艺选用方面均存在着不能很好适应不同烟丝结构、从而影响其功能发挥的不足。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造成烟支空头率高、烟支平均重量不稳定和烟支单支重量标准偏超差的后果,给卷烟企业的质量控制带来困难。
现有技术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布局方式和通道宽度调节方式的不足
首先在导轨的前后布局形式上有问题,如图1是原设计各导轨(左导板1、右导板2、前风室导轨3、后风室导轨4、第二前导轨5、第二后导轨6、第一前导轨7、第一后导轨8)的布局,可以看出前、后两列共8件导轨组成的通道并不是对称于轴线O,前列导轨以风室体的定位面为基准,从右到左形成一个阶梯形工作面,各段的工作面平行与轴线O。但后列导轨则不同,各段的工作面倾斜与轴线O形成一个斜的阶梯形。前、后列共同形成一个由右向左渐宽的烟丝通道。这种布局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容易造成导轨中心与劈刀剪切点的偏移,使剪切效果打折扣。
其次是后列导轨的安装方式上有不足,如图2为后列导轨的安装示意图,如第一后导轨8是通过三点的支撑来将导轨固定在安装基准板11上,当需要调节烟丝通道的宽度或梯形斜度时,就需要增减各支点的调整垫10厚度来实现,因此必定存在着导轨面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工作面的曲线化趋势,使烟丝通道对烟丝的阻力增大,影响烟丝流的均衡性,易产生空头和重量不稳定。
(2)通道截面结构和尺寸对烟丝适应性的不足
原设计导轨的截面形式如图3所示,其上部是吸丝带13和支架,两侧是前、后列导轨12、9,中间是烟丝14。可以看出烟丝14是通过负压吸附在吸丝带13上的,气流越稳定则烟丝14的堆积和输送也越稳定,但实践证明导轨下部的圆弧形结构17处会形成很强的涡流,不利于烟丝14的稳定吸附。
另外在导轨尺寸系列的设计方面也存在有不适应国内烟支指标要求的缺陷,原设计的导轨槽宽有几个系列尺寸,如常用的A型、O型、AB型等。这些导轨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烟丝通道的宽度不够,使相同截面(重量)的烟丝流在吸丝带上的厚度加大,造成了负压对烟丝的吸附力、尤其是下层烟丝的吸附力不足,烟丝在高速运动过程中打滑严重。特别是烟丝在经过劈刀修剪形成紧头位置过程中和其后的紧头保持过程中,因负压吸附力的不足更易造成紧头位置的偏移和形状的散乱化,结果会使烟条中的紧头位置不明显甚至空洞化,即造成更多的空头烟支和重量的不稳定。
(3)材质特性和工艺稳定性的不足
如图4所示,原设计的导轨包括铜质的轨道基体15和硬质合金镶条16结构,硬质合金镶条16为工作面粘接或镶嵌在铜质的轨道基体15上。这种结构解决了工作面耐磨的问题,但因两种材料的工艺特性和线性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就带来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问题。在使用中会发现导轨在使用过一段后其通道各处的宽度尺寸会发生变化,这正是自身变形造成的。这样的结果严重影响了烟丝的成型效果的稳定性,也就是为什么刚经过调试的机组的质量指标较好,但用过一段后就会出现反复的原意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烟机的陶瓷导轨,有利于烟丝在吸丝带上稳定吸附,有效减少烟丝运动阻力,对烟支紧头位置保持有很好的作用,提高了烟支质量控制精度,降低了烟支空头率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卷烟机的陶瓷导轨,前列导轨和后列导轨关于中心轴线对称布置,前列导轨和后列导轨的内下侧面为斜面结构,前列导轨和后列导轨的内侧面和内下侧面上喷涂设置陶瓷层。
相邻的前列导轨的外侧面对齐设置,相邻的前列导轨厚度逐渐增加,相邻的前列导轨内侧面成阶梯型;相邻的后列导轨的外侧面对齐设置,相邻的后列导轨厚度逐渐增加,相邻的后列导轨的内侧面成阶梯型。
前列导轨和后列导轨的每个导轨的内侧面从左至右均设置厚度差为0.05毫米的自带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3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