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压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4098.7 | 申请日: | 2012-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泮滔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泮滔滔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压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一次性压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在静脉注射或抽血时需要用压脉带将扎针附近的手臂或手腕捆紧使血量充盈后以达到静脉显现的效果。在寻找到静脉之后,医护人员进行扎针。而目前,医护人员通常是用手指按压住静脉然后将针头插入静脉内。由于,医护人员的手指的阻挡,针头插入时的角度过大以及插入的方向不清晰,扎针动作不容易成功,则需要再次扎针,特别是一些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则需要多次扎针。特别是小孩子,哭闹过程中更会导致扎针不准确。这对于静脉注射及抽血的对象无疑是一种痛苦,要挨多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提高医护人员扎针准确性的一次性压脉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次性压脉器,在基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使静脉显现的锥形开口槽,锥形开口槽的内端为尖角部、外端为开口部。
上述的尖角部的顶角位于基板上平面的顶点与位于基板下平面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基板的下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15°≤α≤30°。
上述的夹角α为20°。
上述的基板的下平面上设置有与人体皮肤连接的连接胶带。
上述的基板的下平面上设置有连接胶带是:在手持部对应位置以外的基板的下平面设置有双面胶。
上述的基板上端的一侧向外延伸有手持部。
上述的锥形开口槽为五边形槽,五边形槽的内端为两条等边一端交叉形成的尖角部、外端为与两条等边的另一端连接的两条平行的直线形成开口部。
上述的基板的上平面以尖角部的顶角处为起始点设置有与开口部的两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指示线或直线凹槽或直线凸起。
上述的基板为平板或弧形板。
上述的基板为透明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医护人员扎针的准确性,减少患者因被多扎针而增加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基板上的斜度有利于针的推进角度,指示线有利于针的推进位置,起到了坐标性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有利于医护人员看清静脉;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静脉注射或抽血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一次性压脉器,在基板10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使静脉显现的锥形开口槽80,锥形开口槽80的内端为尖角部40、外端为开口部30。
上述的尖角部40的顶角位于基板10上平面的顶点与位于基板10下平面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基板10的下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15°≤α≤30°。
上述的夹角α为20°。夹角20°适合给大人使用。
上述的基板10上端的一侧向外延伸有手持部20。手持部20使医护人员取用更方便。
上述的基板10的下平面上设置有与人体皮肤连接的连接胶带70。
上述的基板10的下平面上设置有连接胶带70是:在手持部20对应位置以外的基板的下平面设置有双面胶。连接胶带70可将基板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
上述的锥形开口槽80为五边形槽,五边形槽的内端为两条等边一端交叉形成的尖角部40、外端为与两条等边的另一端连接的两条平行的直线形成开口部30。
上述的基板10的上平面以尖角部40的顶角处为起始点设置有与开口部30的两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指示线50,也可以是直线凹槽,或是直线凸起。直线指示线50或是直线凹槽或是直线凸起均起到坐标的作用。
上述的基板10为平板或弧形板。
上述的基板10为透明板。有利于医护人员看清静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配合压脉带使用。通过压脉带使患者手背上或手臂上的静脉显现。需要一条最佳的静脉,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胶带70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让锥形开口槽80的开口部30将最佳的静脉卡住。此时,按照基板10上平面的直线指示线50或是直线凹槽或是直线凸起扎针即可。针头沿锥形开口槽80的开口部30的顶角处扎针。使用本实用新型扎针准确。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泮滔滔,未经泮滔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4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计量型植骨器
- 下一篇:一种闭合伤口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