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4346.8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贺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爱兵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仓,特别是一种用于储存粮食的组合仓。
背景技术
家用储粮组合仓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组装和搬运简单、方便,主要用于农户家中储藏粮食,例如谷物、玉米、及小麦及其它杂粮等,起到防霉、防虫、防鼠害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粮食安全的目的。
目前,公知的家用储粮组合仓(彩钢板组合仓)是由仓盖、仓圈、仓底桶、出粮口组合而成。
根据国家粮食局颁布的《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LS/T8005-2009)要求,彩钢板组合仓(JSBZ)仓体形状为多个仓圈组装圆仓体,每个仓圈上、下边缘及连接处光滑无毛刺;每个仓圈上压制出不少于2道的波纹;上、下两个仓圈之间紧密套接,套接后上下缝隙≤2mm,套接部分≥25mm;上部仓圈翻转180°后能够收叠于下部仓圈之中;每个仓圈的咬口连接重叠部分≥5mm;仓体直径为1.0m~1.4m,3个仓圈高度为1.35m左右,4个仓圈高度为1.8m左右。所用材料应符合《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 12754)的规定,厚度≥0.4mm。
根据以上标准,其制作方法如下:仓盖生产多采用液压模具一次压延成型法生产。仓圈是采用一块条形材料(彩钢板)将其两端对接咬合而成的空心圆柱体;其制作步骤为:1、剪料;2、两端边折咬口;3、咬合成圆柱体;4、圆柱体两端卷边(包铁丝);5、一端压1条凸型粗筋;6、另一端压一条凹型粗筋;7、圆柱体中部压细筋数条;8、制成成品。仓底桶是由一个仓圈和一块圆形底板咬合而成。
上述现有技术,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较差,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且容易脱漆、破损、变形,生产量低,而且在运输时产品的体积过大,使长途运输的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小组合仓的体积,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并且产品质量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仓,包括仓盖、仓圈、仓圈套、仓底、出粮口,所述组合仓由仓圈分层套叠组成,相邻的上下仓圈之间通过仓圈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为圆台形,其上底圆和下底圆的直径相差10mm至30mm,各层仓圈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套的上下两面均设有凹形卡槽圈,两卡槽圈的直径分别是仓圈的上底圆直径和下底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套的凹形卡槽圈为内外分布或上下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侧壁上设有纵向压筋纹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由彩钢板或不锈钢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套为塑胶圈套或金属圈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仓圈有2-4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各层仓圈型号标准一致,能够叠套组合,可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运输量,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仓圈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仓圈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1、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仓包括仓圈1、仓盖3和仓底4,组合仓的仓体由仓圈1上下依次叠套组成,相邻的仓圈1之间设有仓圈套2连接。其中,仓圈1为圆台形,由彩钢板或不锈钢板构成,其上底圆和下底圆的直径相差10mm至30mm,各仓圈1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在仓圈1侧壁上设有纵向压筋,以增强仓圈的强度;仓圈套2为塑胶圈套或金属圈套,仓圈套2的上下两面设有凹形卡槽圈,两面卡槽的直径与仓圈1上下两底圆的直径相适配,即两卡槽圈的直径分别是仓圈的上底圆直径和下底圆的直径。
如图2-1、2-2所示,本实用新型仓圈套的凹形卡槽圈为内外分布或上下分布。仓底可采用现有技术咬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仓筋圈连接的方式固定。底部的仓圈1侧壁上开有出粮口5。仓圈1可根据 需要层叠2-4个,例如图1中所示的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爱兵,未经贺爱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4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