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作业的注塑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4903.6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沛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辉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0 | 分类号: | B29C45/50;B29C4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杨家睦 |
地址: | 515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作业 注塑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注射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同步作业功能的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机,简称注塑机或者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注塑成型过程是通过注塑成型机和模具来实现的。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塑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现有的注塑成型机一般为油压式,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等工序所需动力为同一油泵供给,注塑成型机只能异步进行工作,即一段时间中仅能够完成一个注塑工序,各工序无法同时展开,极大的降低了注塑成型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能够同步完成注塑工序的注塑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作业的注塑成型机,包括一机架,该机架上设有一喷嘴和料管,所述料管与该喷嘴连接,所述料管内设有一螺杆,还包括一转动机构和一推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驱动所述螺杆在该料管中旋转;所述推动机构驱动该螺杆沿该料管轴向方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后座和伺服电机,所述后座通过移动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一连接板与该后座连接;该伺服电机输出轴设有一第一同步带轮,所述螺杆与一第二同步带轮连接,该第一同步带轮通过一同步带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杆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所述后座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成型机采用独立的伺服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实现注塑成型机在溶胶塑化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其他注塑工序,极大地缩短注塑时间,提高了注塑成型机的工作效率。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转动机构;21-伺服电机;22-连接板;23-第一同步带轮;24-同步带;25-第二同步带轮;26-后座;27-移动副;28-传动轴;3-液压油缸;4-料管;41-螺杆;5-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同步作业的注塑成型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一喷嘴5和料管4,料管4与喷嘴5连接。料管4内设有一螺杆41,螺杆41可以在料管4中转动进行溶胶或者沿料管4轴向方向移动进行注塑。该注塑成型机还包括一转动机构2和一推动机构,转动机构2驱动该螺杆41在该料管4中转动,推动机构驱动该螺杆41在料管4中沿料管4的轴向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1,转动机构2包括一后座26和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通过一连接板22固定在后座26上。后座26与支架1通过一移动副27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架1设有滑杆,后座26底部连接有一滑槽,滑槽可以沿滑杆滑动形成移动副27。伺服电机21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驱动螺杆41转动。具体的说,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第一同步带轮23,螺杆41与一第二同步带轮25连接,该第一同步带轮23通过同步带24驱动第二同步带轮25转动,从而带动螺杆41旋转。
请同时参阅图2,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传动轴28,传动轴28两端分别与第二同步带轮25和螺杆41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第二同步带轮25通过传动轴28带动螺杆41旋转进行溶胶。
推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油缸3,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液压油缸3,分别设置在支架1上。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端与后座26连接,通过活塞的伸缩运动可以带动后座26进行移动,从而推动螺杆41在料管4中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辉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辉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4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道分置式美式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
- 下一篇:热流道塑料模具的定模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