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5270.0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郝进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也称负压吸引装置,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ZL91224937.4(一次性胸腔闭式负压吸引水封瓶)、ZL93220369.8(改进型一次性胸腔闭式负压吸引水封瓶)、ZL96243636.4(实用型闭式负压吸引水封瓶)、ZL97230588.2(安全型闭式负压吸引水封瓶)、ZL99201893.5(一种负压吸引瓶)、ZL02255474.2(胸腔负压吸引装置)、ZL03230694.6及ZL03230695.4(一次性负压吸引水封瓶)、ZL200320106508.7(封闭多负压吸引装置)、ZL200420097759.8(医用负压吸引引流装置)、ZL200520082819.3(医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ZL200520084189.3(一种医用负压吸引器)、ZL200620172592.6(负压吸引瓶组织收集装置)、ZL200720152720.5(负压吸引式胸膜腔引流装置)、ZL200820119052.0(医用负压吸引装置)、ZL200920176240.1(新型负压吸引器)、ZL200920219305.6及ZL200920173820.5(医用负压吸引装置)、ZL201020188273.0(一种胸腔负压吸引装置)和ZL201020572683.5(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等等,不胜例举。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依靠引流容器自身产生的负压吸引(使用前,将引流容器内的空气向外界驱赶),因此负压吸引效果差;二是存在污染之虞,因为在使用时引流容器处于裸置状态,若不慎则易损及而造成内容物外溢;三是资源消耗量大,使用成本高;四是不便于操作。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负压吸引效果、有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致损而造成污染、有益于节约资源而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有便于体现操作的方便性的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顶部具有一封盖并且在封盖上设置有引流管接口和排液接口的集液囊,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瓶体,在该瓶体上设置有一用于与负压源连接的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与瓶体的瓶体腔相通,所述的集液囊位于瓶体腔内,所述的封盖与瓶体腔的敞口部位盖配,并且在该封盖上还构成有一与集液囊的囊腔相通的负压吸引接口,在该负压吸引接口上配有一连接导管的一端,而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三通接头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集液囊上并且沿集液囊的高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对集液囊的囊腔内的引流液计量的计量刻度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引流管接口内设置有一止回阀,而在所述的负压吸引接口内设置有一止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封盖上构成有一提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排液接口上配设有排液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排液接口的内壁上构成有第一配合突缘,而在所述的排液盖上构成有第二配合突缘,第一、第二配合突缘彼此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瓶体的敞口部位嵌固有一接应圈,所述的封盖与该接应圈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瓶体的外壁上结合有一挂置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瓶体是透明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止回阀为单向止回阀;所述的止溢阀为单向止溢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封盖上增设了负压吸引接口,因此能有效地改善负压吸引效果;由于增设了瓶体,并且将集液囊容置于瓶体的瓶体腔内,因此可由瓶体对集液囊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出现因集液囊意外破损而造成污染的情形;由于瓶体可以再利用,因此能够节约资源并降低使用成本;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物料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颈部静脉置管瘘口沐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