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循环风量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5426.5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0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杨容华;余晖;李杰;张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钢煤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1/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循环 风量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控装置,尤其是一种干熄焦循环风量调控装置,属于煤焦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熄焦循环风是指在干熄焦炉、余热锅炉之间形成的循环气体,该气体的循环过程是:通过该气体与燃烧的红焦炭进行热交换后,使焦炭温度下降至200℃以下后从干熄焦炉底部排出,热交换后的温度约950℃的高温气体则进入余热锅炉与水完成热交换后,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而降温后的气体则又返回到干熄焦炉,如此循环以维持干熄焦炉与余热锅炉的正常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因装焦量、排焦量、各种设备故障等因素影响循环风量的控制参数,而当循环风量参数波动或难于控制时,会导致温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余热锅炉炉管和干熄焦炉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操作和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干熄焦生产成本增高,并制约后续余热发电站的产能,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根据余热锅炉温度变化,适量调整风量流速和流量的干熄焦循环风量调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干熄焦循环风量调控装置,包括安装在干熄焦炉与余热锅炉循环风管上的风机,以及安装在余热锅炉上的温度仪、水位仪、压力计、蒸汽温度仪,其特征在于风机、温度仪、水位仪、压力计、蒸汽温度仪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为常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所述温度仪、水位计、压力计、蒸汽温度仪均为常规产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装焦量、排焦量发生波动或者设备出现故障而引起温度变化,或者水位、压力变化时,自动将变化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并由控制器对风机实施控制,以增加或减小循环风量、风速,保持余热锅炉温度,避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正常生产及余热发电,提高余热发电站的产能,保证干熄焦产品质量,不影响余热锅炉炉管和干熄焦炉耐火材料及其它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循环风量调控装置,包括安装在干熄焦炉2与余热锅炉10循环风管11上的风机12,以及安装在余热锅炉10进风口上的温度仪4,安装在余热锅炉10顶部的水位仪5、压力计6,安装在余热锅炉10蒸汽管8上的蒸汽温度仪7,其中风机12、温度仪4、水位仪5、压力计6、蒸汽温度仪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为常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所述风机12、温度仪4、水位计5、压力计6、蒸汽温度仪7均为常规产品;所述干熄焦炉2的顶部设进焦罐3,底部设出焦带4,以将焦炉生产的热焦炭经焦罐3送入干熄焦炉2内冷却后,再经出焦带4送出;余热锅炉10的蒸汽管8与发电站的汽轮机相连,以通过蒸汽带动汽轮机转动,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钢煤焦化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钢煤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桶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不溢胶可撕性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