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6130.5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星;朱海鹏;王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旋转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餐饮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餐桌上的菜肴种类也越来越多。于此同时,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限于菜肴本身的味道。人们希望各种菜肴能在美味的基础上更加美观,除了本身的形状之外,摆放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平面桌上一铺到底的摆放方式,显的非常单调和生硬。因此,采用多层叠摆放的方式会更加美观和大方。另外,逢年过节,聚餐吃饭的人数往往不能预测。所以,根据具体需要而选用不同大小的餐桌面成为最佳的选择。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多层式的旋转桌,但都是不能拆卸或者不易拆卸,使用起来达不到灵活和方便的目的。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能实现多层叠式摆放、灵活选用餐桌面和方便使用的餐桌,即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由桌体、支撑装置、上餐桌面、中餐桌面和下餐桌面组成,支撑装置放置在桌体上方中央,支撑装置由基座、上橡胶垫环、中橡胶垫环和下橡胶垫环组成,其中上橡胶垫环、橡胶垫环中和下橡胶垫环从上到下依次镶套在基座上,并且与基座固连,该装置具有承受和旋转餐桌面的作用;上餐桌面由上桌盘和上推力轴承组成,上推力轴承位于上桌盘下方,且与上桌盘固连;中餐桌面由中桌盘和中推力轴承组成,中推力轴承位于中桌盘下方,且与中桌盘固连;下餐桌面由下桌盘和下推力轴承组成,下推力轴承位于下桌盘下方,且与下桌盘固连,各餐桌面上可以放置各种菜肴和餐饮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它可以实现菜肴多层摆放和灵活拆卸桌面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局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桌体,2、支撑装置,3、上餐桌面,4、中餐桌面,5、下餐桌面,201、下橡胶垫环,202、中橡胶垫环,203、上橡胶垫环,204、基座,301、上推力轴承,302、上桌盘,401、中推力轴承,402、中桌盘,501、下推力轴承,502、下桌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层式旋转餐桌,由桌体1、支撑装置2、上餐桌面3、中餐桌面4和下餐桌面5组成,支撑装置2放置在桌体1上方中央,支撑装置2由基座204、上橡胶垫环203、中橡胶垫环202和下橡胶垫环201组成,其中上橡胶垫环203、中橡胶垫环202和下橡胶垫环201从上到下依次镶套在基座204上,并且与基座204固连,该装置具有承受和旋转餐桌面的作用;上餐桌面3由上桌盘302和上推力轴承301组成,上推力轴承301位于上桌盘302下方,且与上桌盘302固连;中餐桌面4由中桌盘402和中推力轴承401组成,中推力轴承401位于中桌盘402下方,且与中桌盘402固连;下餐桌面5由下桌盘502和下推力轴承501组成,下推力轴承501位于下桌盘502下方,且与下桌盘502固连,各餐桌面上可以放置各种菜肴和餐饮用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它可以实现菜肴多层摆放和随意拆卸桌面的功能。
使用时,首先根据实际需要,若人数较少时,在有桌体的基础上,可以将上餐桌面直接放置在支撑装置上,用上餐桌面来摆放各种菜肴,若人数较多时,将上餐桌面卸下,放置中餐桌面于支撑装置上,然后再放置上餐桌面,若人数非常多时,将前两个餐桌面卸下,先放置下餐桌面,再依次放入中餐桌面和上餐桌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6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