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闸阀阀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7424.X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3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郑开省;陈世伟;郑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闸阀阀板。
背景技术
闸阀在管道中主要起截断或接通管路中流体的作用,其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石油、化工、电力、食品、医药、冶金、能源系统等流体管线上作为截断或接通流体的装置使用。
公知:闸阀主要包括阀体、阀盖、启闭件、阀杆及开启装置,所述阀盖设于阀体上方,所述阀体上沿轴向部分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启闭件设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所述阀杆一端穿过阀盖与启闭件连接,所述开启装置设于阀杆的自由端上,闸阀的启闭件为闸板,工作时,利用闸板的升降来控制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管路中介质的接通或切断,当闸阀关闭时,通过闸板来密封。
如图3,现有的闸板通常呈圆形板状体,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1’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导致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大,使用久了闸板密封面1’易擦伤,导致密封面磨损,出现介质泄漏的现象,缩短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闸板用料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也相对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闸板上、下升降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的新型闸阀阀板。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开设有槽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槽道的侧沿设有倒圆角。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闸阀阀板, 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设有槽道,减少了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闸板密封面不易擦伤,降低了密封面的磨损度,减少了介质泄漏的现象,延长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闸板本体上设有槽道可减少阀板的用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闸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闸阀的阀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闸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板3、阀杆4及开启装置,所述阀盖2设于阀体1上方,所述阀盖2上设有压紧螺母5,所述阀体1上沿轴向部分设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所述阀板3设于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之间,所述阀杆4的一端穿过压紧螺母5及阀盖2与阀板3连接,所述开启装置设于阀杆4的自由端上,所述开启装置为手轮6,所述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31上开设有槽道32,所述槽道32的侧沿设有倒圆角。工作时,通过开启装置手轮带动阀杆4旋转使阀板3做上下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管路中介质的接通或切断。
本新型闸阀阀板,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设有槽道,减少了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闸板密封面不易擦伤,降低了密封面磨损度,减少了介质泄漏的现象,延长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闸板本体上设有槽道可减少阀板的用料成本。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7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阀导动片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偏心衬胶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