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8196.8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豪;华东一;王江生;关永胜;李正全;韩超;刘海涛;李小燕;安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责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交叉 路口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等铺面工程,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道路的路面是分层铺筑的,上层用细粒式、中层用中粒式、下层用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材料铺设,结构形成上、中、下三层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在存在的不足是铺筑完成后一般存在层间软弱层,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层间接触容易产生变形破坏,尤其是在道路的交叉口,车辆经常会急刹车、拐弯、变道车速发生变化给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路面中间层易产生变形破坏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路面。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交叉路口的路面,设置于道路基层上,包括防水粘结层和车辙处治层,所述防水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道路基层上,所述车辙处治层设置于防水粘结层上。
所述的路面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车辙处治层厚度为6~17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通过在铣刨后的路面基层上设置防水粘结层,并在该防水粘结层上为一次性摊铺6~17cm厚的车辙处治层,使交叉路口沥青路面的抗推移、抗车辙等性能提高,减少交叉路口的车辙、推移和裂缝等路面病害,从而解决困扰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中一直难以解决的交叉口沥青路面不稳定的技术难题,同时可减少交叉路口沥青路面的养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路面结构。
图中,1-车辙处治结构层,2-防水粘结层,3-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包括车辙处治层1,防水粘结层2,基层3。如图1所示,车辙处治结构层1设置于铣刨后的道路基层3上,车辙处治层1与路面基层3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2相连接。其中防水粘结层2为乳化沥青类防水粘结层材料,车辙处治层为厚度为6~17cm的特制的一次性摊铺沥青混合料。
在进行交叉口路面车辙处治时,首先根据交叉口车辙的状况选择性铣刨或者全面积铣刨,铣刨完后清理基层表面,撒布防水粘结层2,待防水粘结层2破乳(大约20~30分钟)后,开始进行车辙处治结构层1的摊铺。
上述的路面结构采用在交叉路口的路面中,具有较好的抗推移、抗车辙等性能,会明显提高路面的稳定性,有效减少车辙、推移和裂缝等常见路面病害,同时还使交叉路口沥青路面的养护费用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责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责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8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地耕整机具的加强大梁
- 下一篇:一种低离子覆铜箔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