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多模多待单卡的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8817.2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光;林毅;梁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多模多待 单卡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模多待单卡的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第一代模拟的移动通信系统,到完全解决了话音通信的第二代全球数字移动通信(简称:GSM)系统,再到基本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典型代表有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CDMA2000(码分多址接入)。在2010年和2011年,LTE(长期演进系统)产业得到了快速推进。
由于不同移动网络重点解决人们不同的需求,例如GSM系统主要解决了人们的话音功能,而在3G和3.9G的移动通信网络,则重点数据传输的功能,例如视频流量、文件下载等大量的数据传输需求。故同一个运行商对多种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运行运营的时候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便于运营商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节省号码资源的角度,运营商期望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张USIM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
目前,移动终端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多模单待形态的终端,另外一种则是多模多待的终端。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供的标准中,对多模单待终端的终端提出了明确的实现要求,例如对不同模式之间的互操作、测量要求、切换要求以及小区重选要求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多模多待的移动终端更多是各个厂家的具体实现,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求网络和终端进行互操作。
但同时,目前的多模多待移动终端只是简单将两个基带系统并列使用,每个基带系统各有一张独立的USIM卡,每个基带独立的完成开关机过程、小区选择过程以及寻呼监视等。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即使是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也需要两张USIM卡,造成了USIM卡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移动号码资源紧张,所以运营商提出了多模多待终端也只采用一张USIM卡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多模多待单卡的装置及终端,用于只采用一张USIM卡,实现多模多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现多模多待单卡的装置,包括:第一基带平台10、第二基带平台20和应用平台30,其中,第一基带平台1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11、第一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卡管理模块12、第一接口模块13和第一存储模块14,其中,第一处理模块11用于与应用平台30进行交互;第一USIM卡管理模块12与USIM卡槽连接,完成USIM卡数据管理;第一接口模块13用于与第二基带平台20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存储模块14用于存储USIM卡数据;第二基带平台20,包括第二处理模块21、第二USIM卡管理模块22、第二接口模块23和第二存储模块24,其中,第二处理模块21用于与应用平台30进行交互;第二USIM卡管理模块22用于USIM卡数据管理;第二接口模块23用于与第一基带平台10进行数据传输;第二存储模块24用于存储USIM卡数据;应用平台30,包括控制模块35和第三存储模块34,控制模块35用于控制第一基带平台10和第二基带平台20;第三存储模块34用于分别与第一基带平台10和第二基带平台20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模块13还包括第一唤醒控制模块131,所述第二接口模块23还包括第二唤醒控制模块231,所述第一唤醒控制模块131和所述第二唤醒控制模块231通过唤醒控制线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基带平台10和第二基带平台20之间的唤醒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1包括第一控制处理模块1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12,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模块111用于与控制模块35传输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12分别与网络侧、所述第一接口模块13、所述应用平台3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1包括第二控制处理模块21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12,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模块211用于与控制模块35传输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12分别与网络侧、所述第二接口模块23、所述应用平台3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12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12通过双端口存储区或串行通用总线接口与应用平台3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8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