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9080.6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邹慧明;田长青;唐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压缩机 气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的吸排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的吸排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吸气口和排气口在压缩机气缸的同一侧,吸气阀和排气阀均设置在压缩机阀板上,为同侧吸排气方式;另一种是分别设置在压缩机气缸的两侧,其中,排气阀设置在压缩机阀头上而吸气阀设置在活塞端头,为异侧吸排气方式。与传统活塞式压缩机定上死点的结构形式不同,线性压缩机的活塞行程是随着外部荷载工况的变化动态变化的,因而会出现活塞冲缸的现象,为保证线性压缩机的可靠运行和长寿命,采用异侧吸排气,且排气侧采用菌状排气阀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减小活塞冲缸带来的损害。
当采用异侧吸排气方式时,线性压缩机在吸、排气工作的过程中,吸、排气阀片开关时的振动撞击而形成的噪音会向气体流道两侧方向同时传播,同时由缸内气体压力脉动而形成气流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现有线性压缩机吸排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包括经依次装配的永磁部件、吸气消音器、活塞、气缸和排气装置;所述吸气消音器和气缸分别具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通腔体;所述永磁部件安装在内定子和外定子之间,其前端距离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二者的端部具有间隙,所述永磁部件、吸气消音器和活塞三者的末端固定,所述吸气消音器位于所述活塞的内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永磁部件的内部;所述气缸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的端部,其腔体位于所述内定子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的外部;在所述永磁部件、吸气消音器和活塞三者的末端和侧面分别开有第一吸气孔,所述活塞的头部开有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处设有吸气阀,所述气缸的前端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装置开有排气孔;
所述第一吸气孔、永磁部件的内腔、吸气消音器的内腔、活塞的内腔和第二吸气孔构成吸气流道;所述吸气阀、活塞的头部、气缸的内腔和排气阀构成压缩腔;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腔和排气孔构成排气流道。
其中,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封闭的腔室为第一排气腔,所述排气装置的内部封闭的腔室为第二排气腔,所述第二排气腔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腔相通的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腔的上端开设有通向外部环境的排气孔。
其中,所述第二排气腔为带导流结构的排气腔。
其中,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设有弹簧。
其中,所述排气阀为菌形排气阀。
其中,位于所述永磁部件、吸气消音器和活塞三者的末端和侧面的第一吸气孔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采用侧面进气和末端进气相结合的吸气流道结构,大大减少了吸排气过程中所造成的噪音。进一步地,在排气阀与排气装置之间增设弹簧以减轻气流对排气阀造成的振动撞击,进一步减少了吸排气过程中所造成的噪音。进一步地,采用菌形排气阀,可减小活塞冲缸带来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的装配图。
其中,1、内定子;2、外定子;3、励磁线圈;4、永磁部件;5、吸气消音器;6、活塞;7、气缸;8、排气装置;9、吸气阀;10、排气阀;11、排气孔;12、第一排气腔;13、第二排气腔;14、弹簧;15、排气管;a、气隙;b、第一吸气孔;c、第二吸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性压缩机的气流道结构,包括经依次装配的永磁部件4、吸气消音器5、活塞6、气缸7和排气装置8。吸气消音器5和气缸7分别具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通腔体。本实施例以排气的一端为前端,以吸气的一端为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9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油汽车空压机
- 下一篇:体外预应力植筋连接式混凝土风电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