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束身健美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9816.X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灿彬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束身 健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美带,尤其涉及一种连体式束身健美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白领阶层繁多的应酬,人们的体形发生着变化,如我们通常所称的“啤酒肚”,而目前现有的束身收腹带产品主要是针对女性收腹而设计,特别是产后的女性的体形健美保健,能够在腹部产生一定弹性的收缩力保持美姿,而用于男性的变形的腹部一般比女性大得多,且使用现有的收腹产品容易走位或脱落,不利于保持体型,且不方便于日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式束身健美带。可保持健美带束缚在使用者身上的需要矫正健美的部位,防止走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体式束身健美带,包括束腹带本体、背带组件、加强束腹带组件以及若干软塑筋条;
所述软塑筋条设置于所述束腹带本体的中部的插装夹层中,使所述束腹带本体形成后腰椎支撑部,所述束腹带本体两端设置相互配合的粘贴扣形成前束腹部;
所述加强束腹带组件为两道对称的加强带,所述加强带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后腰椎支撑部的中间位置,另一端设置有和所述前束腹部组合相连接的粘贴扣;
所述背带组件为一对交叉呈X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一端设置背带长度调节组件与环形组件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前束腹部,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后腰椎支撑部的上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带呈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个顶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后腰椎支撑部的中间位置,所述V形结构的下端设置粘贴扣与所述束腹带本体的前束腹部上设置的粘贴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交叉呈X形的弹性带的交叉部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束腹带本体两端的贴贴扣为设置表面的绒面以及至少一端设置里面的钩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软塑筋条为4条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束腹带本体中部对应人体后腰椎部两侧。
更佳地,所述束腹带本体的后腰椎支撑部以及所述加强束腹带组件为透气的弹力条形鱼丝网布。
更佳地,所述束腹带本体的后腰椎支撑部以及所述加强束腹带组件为透气的弹力网眼布。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背带组件能够保持束身健美带作用于腹部的部位,防止移位,腰部设计的软塑筋条与加强束腹带组件配合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腰部姿势,进一步促进体型的矫正速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矫正并维护使用者的腹部的正常生理曲线,有效缓解因腹部增大而对腹部结构产生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束腹带本体10、背带组件20、加强束腹带组件以及若干软塑筋条;束腹带本体10分为两端的前束腹部101以及中部的后腰椎支撑部102,前束腹部101为束腹带本体10环绕人体腹部后作用于腹部的部分,后腰椎支撑部102为束腹带本体10环绕人体腹部后作用于腰椎的部分,束腹带本体10两端设置有粘贴扣,使得束腹带本体10可以首尾相贴,作用于人体腹部,束腹带本体10两端即前束腹部101粘贴扣优选设置表面为绒面,前束腹部101的里面至少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钩面,本实施例优选设置单边,避免搭扣好后多余的钩面对衣物产生磨损。
后腰椎支撑部102设置数个插装夹层40用于放置软塑筋条,在本实施例中软塑筋条及对应的插装夹层40数量优选为四个,其等间隔地垂直设置于后腰椎支撑部102对应于人体后腰椎两侧,这样就可以保证使用者的腰椎姿势,促进矫正效果。
加强束腹带组件30为两道对称的加强带,加强带呈V形结构,V形结构的两个顶端固定设置于后腰椎支撑部的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而V形结构的下端设置与前束腹部101表面的粘贴扣相匹配的粘贴扣,加强束腹带能够产生辅助力作用于腹部,保证腹部收缩效果。
背带组件20为一对X形交叉的弹性带,弹性带一端设置背带长度调节组件201使得长度可调,并配合环形组件202与前束腹部101连接,环形组件202为固定连接于前束腹部101,而弹性带则与环形组件202滑动式的连接,使其长度调节时长度调节组件201得以滑动调节长度;弹性带的另一端则固定设置于后腰椎支撑部102的上边缘。为了进一步增加舒适感,使得肩带不易滑动,本实施例优选将交叉呈X形的弹性带的交叉部相互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灿彬,未经王灿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9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