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0896.0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梅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康晨安宝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4 | 分类号: | F01D2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水冷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
背景技术
增压器是柴油机中很重要的一个零部件,主要由涡轮机和压气机构成,涡轮机将柴油机排除的废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压气机则利用涡轮输出的机械能,把空气的压力提高,然后送至气缸内,以达到增压的目的。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的能量有大约1/3通过传动转化为机械能,1/3进入冷却系统,1/3随废气排出。涡轮增压器做的事情就是把最后那排出的1/3转化一部分到发动机进气中去,对气体进行“预处理”,从而节约一部分能量。对发动机的表现为:进入的空气已经进过压缩,拥有了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更有利于在气缸中与燃料喷雾充分混合,从而使燃烧更充分,降低了杂质, 同时提高了燃烧效率。
现在煤矿井下用防爆大功率发动机,排气温度大部分均超过500-600℃,故增压器的表面温度也超过300℃以上,不能符合矿用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小于150℃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增压器的表面温度也超过300℃以上,不能符合矿用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小于150℃要求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增压器的表面温度降低至150℃以下,从而达到矿用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之要求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包括带有蜗壳及法兰4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壁至少一侧沿蜗壳周向设有水道并延伸到法兰4及与其连接的管壳上,蜗壳上还设有与水道连通的进出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增压器蜗壳上增加有水道及进水口、出水口,其中,进水口经进水管与发动机缸体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经出水管与水箱相连,因而可有效降低增压器的表面温度,使增压器表面温度从超过300℃到表面温度小于150℃,符合矿用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增压器蜗壳顶部设有与水道相通的排汽孔,该排汽孔经汽管与水箱相连,因而使水道上不能产生汽阻,也不造成局部高温。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压器蜗壳采用灰铸鉄材料铸造而成,因而可避免冷热不平衡产生大的变形。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法兰上设有水道,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康明斯L系列发动机增压器的表面温度降低至150℃以下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防爆大功率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
在上述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所述水道包括蜗壳内壁上下对称设置的水平水道、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侧部水道。
在上述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蜗壳上并与水平水道和侧部水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经进水管与发动机缸体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经出水管与水箱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进出水组件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中心连线通过蜗壳圆心。
在上述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所述的蜗壳顶部设有与水平水道和侧部水道相通的排汽孔,该排汽孔经汽管与水箱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L机增强型水冷增压器,所述蜗壳内设有气道。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 使增压器的表面温度降低至150℃以下,从而达到矿用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之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法兰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进水口1、排汽孔2、出水口3、法兰4、、水平水道5、侧部水道6。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蜗壳及法兰4的增压器,增压器蜗壳采用灰铸鉄材料铸造而成。蜗壳内壁沿蜗壳周向设有水道并延伸到法兰4及与其连接的管壳上,蜗壳上还设有与水道连通的进出水组件。
水道包括蜗壳内壁上下对称设置的水平水道5、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侧部水道6,进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蜗壳上并与水平水道5和侧部水道6连通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4,进水口1经进水管与发动机缸体的出水口相连,出水口3经出水管与水箱相连,进出水组件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4的中心连线通过蜗壳圆心并水平两端相对设置,蜗壳顶部设有与水平水道5和侧部水道6相通的排汽孔2,该排汽孔2经汽管与水箱相连,蜗壳内设有气道。整个循环运行动力依靠发动机自身水泵;。增压器蜗壳采用优质灰铸鉄材料铸造而成。排汽孔2设置在增压器蜗壳顶部,与水道5、6相通,排汽孔3经汽管与水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康晨安宝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康晨安宝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