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856.8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昌;林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卓毅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移动 通讯 装置 | ||
1.一种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正面以及至少两相对的握持面,该正面介于该两握持面之间;
一触控式屏幕,位于该正面,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主操作界面;以及
二感测器,分别位于该二握持面上,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副操作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感测器为二电容式感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电容式感测器还包含:
一基板;
一感应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及
一触控板,设置于该感应层上,该触控板背向该感应层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以及
一电磁遮蔽层,夹设于该触控板与该感应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感测器为二光学式感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光学式感测器还包含:
一影像感测器;
一透光板,设置于该影像感测器上,该透光板背向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该透光板面向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具有一散射结构;以及
一红外光发射装置,设置于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
一光学镜片组,介于该透光板与该影像感测器之间;以及
一红外光滤光装置,介于该光学镜片组与该影像感测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一上壳件以及一下壳件,该正面位于该上壳件的一侧,该两握持面分别位于 该下壳件的相对两侧,该下壳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结合于该上壳件。
7.一种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正面以及至少两相对的握持面,该正面介于该两握持面之间;
一触控式屏幕,位于该正面,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主操作界面;以及
二感测器,同位于其中一该握持面上,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副操作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感测器为二电容式感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电容式感测器还包含:
一基板;
一感应层,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触控板,设置于该感应层上,该触控板背向该感应层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以及
一电磁遮蔽层,夹设于该触控板与该感应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感测器为二光学式感测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光学式感测器还包含:
一影像感测器;
一透光板,设置于该影像感测器上,该透光板背向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透光板面向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具有一散射结构;
一红外光发射装置,设置于该影像感测器的一侧;
一光学镜片组,介于该透光板与该影像感测器之间;以及
一红外光滤光装置,介于该光学镜片组与该影像感测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一上壳件以及一下壳件,该正面位于该上壳件的一侧,该两握持面分别位于该下壳件的相对两侧,该下壳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结合于该上壳件。
13.一种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相对的一正面及一背面;
一触控式屏幕,位于该正面,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主操作界面;以及
二感测器,同位于该背面上,以做为该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的副操作界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型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感测器为二电容式感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卓毅,未经林卓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8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开挖整管修复完全坍塌和大变形管道的装置
- 下一篇:燃气热收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