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玻璃渣飞溅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909.6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单;李兆廷;彭寿;周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0 | 分类号: | C03B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吴彦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玻璃 飞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玻璃切割过程中防止玻璃渣飞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或是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在手工切割或掰断玻璃时,玻璃渣容易飞溅入人眼或者飞溅到地面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也基本没有配备专用的防护装置,一般都是采取简单的防护服或是面罩等处理措施,使用不方便且效果不可靠,现有技术中也没有相关的能起到较好防护效果的装置的相关报道和产品出售,我需要一种产品,在既不影响实际操作的情况下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人体的作用,而且能将玻璃渣飞溅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玻璃切割过程中玻璃渣飞溅后的防护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玻璃渣飞溅的装置,该装置在不影响人工操作的前提下,有效防止玻璃渣飞溅对人体的伤害,安全可靠且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玻璃渣飞溅的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框架和胶带,其中长方体框架至少两个面上粘贴有胶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长方体框架两个相对的顶面和其中一个侧面敞开,另外三个侧面粘贴有胶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带为透明结构,靠框架内的一面具有粘性,且全部覆盖所粘贴框架侧面的整个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长方体框架为多个且形状相同,各框架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为长方体的结构。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切割或掰断玻璃时,罩上该简易装置,两手就在该装置内部进行操作,这样能很好地观察手部动作而不被飞溅的玻璃渣所伤,降低了受伤几率。透明胶带是较为廉价的物质,在不影响可视手部动作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也可用其他透明的薄膜代替透明胶带;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个或是多个框架拼接,适应不同的生产工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框架 2是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玻璃渣飞溅的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框架和胶带,其中长方体框架至少两个面上粘贴有胶带,框架对胶带起支撑作用,而且也为人工操作提供空间,而胶带将人体与操作工位隔开,保护人体不受伤害;所述长方体框架两个相对的顶面和其中一个侧面敞开,另外三个侧面粘贴有胶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本装置罩上就可以实施操作;所述胶带为透明结构,能很好的观察手部动作,靠框架内的一面具有粘性,且全部覆盖所粘贴框架侧面的整个面,当玻璃渣飞溅时,就会粘附在胶带上,如果粘附较多而影响到其透明度时,可以更换上新的胶带,由于透明胶带属于比较廉价的产品,所以其成本也相应非常低廉;所述长方体框架为多个且形状相同,各框架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为长方体的结构,这样的设计能让操作者根据实际需要,对整个装置的长度进行实时考虑设置。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媒滴加装置
- 下一篇:逆向倾斜交错互清转盘式污泥干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