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247.4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雄;肖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雄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蒸锅,尤其是一种能快速产生蒸汽的电蒸锅。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17273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快速产生蒸汽的电蒸锅,其通过在盛水器内设置双层结构的蒸汽护罩,同时将电热管对应设置在蒸汽护罩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区域下方的对应位置,由于控制了电热管首先加热的水量从而达到能够快速产生蒸汽的效果。但是,蒸汽护罩外侧壁和内侧壁形成的沸腾室容积仍然较大,这也影响了加热速度和蒸汽产生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加热产生蒸汽的电蒸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蒸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锅胆,锅胆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盘,加热盘的底部设有发热管,锅胆内设有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为凹形结构,聚能罩上开有蒸汽流通口,发热管呈螺旋状分布于聚能罩下方对应位置。
上述聚能罩顶部连接部分截面呈锥形或类锥形。
上述发热管外圈位于聚能罩凹形内壁下方对应位置。
上述蒸汽流通口位于聚能罩顶端连接处。
上述聚能罩底边开有用于水流通的缺口。
上述锅胆内底面设有控制聚能罩移动的控位装置。
上述控位装置为点状分布的凸起或环形一体结构。
上述发热管为钎焊发热管。
上述聚能罩顶部与锅胆顶端高度差小于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加热产生蒸汽的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管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与零部件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2-锅胆;3-加热盘;4-发热管;5-聚能罩;6-控位装置;401为发热管靠近加热盘中心的一端。
其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蒸锅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上的锅胆2,锅胆内部安装的加热盘3,加热盘用于对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加热盘的内部设有发热管4,发热管分布呈螺旋状环绕,靠近加热盘中心的一端为401,因此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提高加热速度。
锅胆内设有聚能罩5,发热管呈螺旋状分布位于聚能罩下方对应位置。聚能罩呈凹形结构,上方开有蒸汽流通口,聚能罩内部的水被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从蒸汽流通口释放出去对所蒸食物或其他物品进行加热。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和蒸汽产生速度,聚能罩顶部连接部分截面做成锥形或类锥形。如此,聚能罩内部的空间缩小,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蒸汽释放出去的速度加快,能够更有效的对食物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最靠近发热管的水最先被加热,可以将螺旋状分布的发热管的最外圈位置移至聚能罩凹形内壁下方对应位置,便于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聚能罩内的水被加热后的蒸汽从蒸汽流通口释放出去才能对食物进行加热,因此可以将蒸汽流通口设置在聚能罩顶端连接处。此时,蒸汽释放出去后可以更直接的对上面的食物进行加热,能够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聚能罩内部的水被全部加热转化为蒸汽后发生干烧的情况,在聚能罩底边开有缺口,聚能罩外部的谁可以通过这个缺口缓缓流入聚能罩中,避免干烧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聚能罩的移动从而降低加热效率,在锅胆内底面设有控位装置6。这个控位装置可以是环形的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点状分布的凸起。
为了更好的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管可以选择适用钎焊发热管。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有可能发生水添加过多淹没蒸汽流通口从而影响蒸汽的释放效率,聚能罩顶部与锅胆顶端高度差小于5厘米。如此设置,还可以达到蒸汽释放出来后第一时间对食物进行加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雄,未经黄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便器盖自动开、关装置
- 下一篇:竹炭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