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卡号识别的ATM机防护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437.6 | 申请日: | 201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银融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atm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TM机防护舱,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卡号识别的ATM机防护舱。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银行卡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犯罪份子通过诈骗、挟持等手段,骗取或胁迫受害人将钱转汇到自己的银行卡上,然后再通过自助设备如ATM机等取出或转走。这类案件跨地域,隐蔽性强,很难侦破。
银监会给出的涉及ATM机外部侵害的手段包括:张贴通知、设障盗取、短信诈骗、银行卡掉包、克隆银行卡甚至暴力抢劫、进行机具的破坏。这些侵害方式由于手法隐蔽,客户不易察觉,银行技防改进难以跟上,给用户存取款造成很大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卡号识别的ATM机防护舱,它可将被列入黑名单的持卡人锁定在防护舱内,起到防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卡号识别的ATM机防护舱,其内设有ATM机,在ATM机内设有一个卡号读取模块和通信模块,卡号读取模块与ATM机的读卡器连接,将读取的卡号送入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则通过通信模块与记录有持卡人黑名单的上位机数据库通过网络通信,其中黑名单中银行卡和持卡人的身份证信息相关联;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还与防护舱的舱门电锁、报警器以及防护舱内环境监测装置连接。
所述防护舱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玻璃破碎传感器、烟气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网络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所述无线网络为GPRS或3G或CDMA或WIFI或ZigBee网络。
本实用新型中上位机数据库预先录入涉案的银行卡黑名单卡号,用户使用ATM机等自助设备时,卡号读取模块读取用户银行卡卡号,送入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则通过通信模块利用网络传输至上位机的数据库,与数据库中的黑名单进行比对,当发现持卡人所用的银行卡卡号于黑名单中的卡号相符时,系统报警,并同时通过网络控制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防护系统锁闭,等待公安人员接警后前往处理。
公安机关将涉案的卡号输入至数据库中,此数据库可在各级公安机关(分局或派出所)共享。该数据库可以将犯罪嫌疑人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信息相关联。
卡号读取模块连接到ATM机读卡器上,读取持卡人卡号;将读取的卡号传输至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
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将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安机关的数据库,与数据库中的黑名单进行比对,如所持卡号与黑名单相符,则锁定防护舱。黑名单的银行卡号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信息相关联,犯罪嫌疑人的所有实名开设的银行卡信息均可自动登记到黑名单中。
防护舱的传感器发现防护舱有异常情况,如火灾或烟雾、玻璃破碎、剧烈振动、人员非正常长期滞留等,控制系统向上位机发出报警信号,公安机关接警后可采取远程查看,远程语音提示或现场解决等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及时发现非法持卡人员,并能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位机数据库,2.ATM机,3.卡号读取模块,4. 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5.舱门电锁,6.报警器,7. 环境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实体防护舱体是位于ATM机2等自助设备操作面前方的实体防护装置,由金属框架和透明材料组成,为客户提供相对独立的操作空间,当客户使用自助设备时,该空间不应对其他客户同时开放。实体防护舱体内安装有舱门电锁5等锁定装置,并有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玻璃破碎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的环境监测装置7。
ATM机实体防护系统控制板4连接卡号读取模块3及各传感器,负责将卡号及各传感器状态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安机关的上位机数据库1中,并执行上位机数据库1通过网络发回的指令,远程控制防护舱体锁门、报警器6报警等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银融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银融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