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285.1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城 |
主分类号: | A01D11/06 | 分类号: | A01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7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两用 农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是每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不同程度地关乎着农业之兴衰,同时也关乎着民生之根本,因此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众所周知,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农业辅助工具,例如:铁锹、锄头、耙子等工具,这些辅助工具的共同特点是一个独立的农具头其尾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供使用者用手紧握的木制把手,整体体积和重量都较大,携带很不方便。耙子和杈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最频繁的辅助工具其中的两种,与其它工具一致,耙子和杈工具头的尾端各自固定安装有木制把手,在一些需要共同使用这两种工具的场合,便需要同时携带两种工具,携带十分不便,加重了人们田间劳作的负担,再者,制造木质手柄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木材,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大力提倡的节约理念不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便捷、操作方便,能够同时组装两种工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是由工具固定头1、手把4、杈头5、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把4的前端固定连接工具固定头1,工具固定头1外表面沿手把4所在直线平行等距离处开有纵向螺纹孔6,工具固定头1侧表面沿手把4所在直线垂直等距离处开有横向螺纹孔7,与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相配的设置有杈头5。
所述的手把4由两段相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把体构成,靠近工具固定头1一段的把体内设置有内螺纹孔2,另一段把体内设置有外螺纹柱3。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的有益效果:
1)在工具固定头1外表面与侧表面处设置有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可将杈头5根据需要任意旋接,仅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实现两种农具之间的转化,这样便可以携带一种工具头,便可同时使用两种工具,不仅携带方便,减轻人们田间劳作的负担,而且节约资源、节省制造成本。
2)手把4中部两端处设置由内螺纹孔2、外螺纹柱3相互旋接,同时也可方便拆卸,这样一来使得携带更为方便。
3)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为一种便携型两用农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具固定头1、内螺纹孔2、外螺纹柱3、手把4、杈头5、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由工具固定头1、手把4、杈头5、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组成,其结构为:手把4的前端固定连接工具固定头1,工具固定头1外表面沿手把4所在直线平行等距离处开有纵向螺纹孔6,工具固定头1侧表面沿手把4所在直线垂直等距离处开有横向螺纹孔7,与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相配的设置有杈头5,在每个杈头5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孔,并与旋接。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耙子时,可将杈头5旋紧于横向螺纹孔7内,形成耙子,即可进行所需的农业活动;当需要使用杈子时,可将杈头5旋紧于纵向螺纹孔6内,形成杈子进行使用。
实例2.
本实用新型是由工具固定头1、内螺纹孔2、外螺纹柱3、手把4、杈头5、纵向螺纹孔6、横向螺纹孔7组成,其结构同实例1所述,所述的手把4由两段相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把体构成,靠近工具固定头1一段的把体内设置有内螺纹孔2,另一段把体内设置有外螺纹柱3。
使用方法同实例1所述,携带时通过内螺纹孔2、外螺纹柱3将手把4拆卸成两段,因此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城,未经吴长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书包
- 下一篇:磁力控制位移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