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聚焦激光电子膀胱软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502.7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浩;许传亮;张振声;吴承耀;沈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颖浩;许传亮;张振声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05;A61B1/015;A61B1/07;A61B10/04;A61B10/06;A61B18/2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 激光 电子 膀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到共聚焦激光电子膀胱软镜。
背景技术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炎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膀胱硬镜视野较清楚,操作的可控性强,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膀胱硬镜检查因镜鞘边缘锐利,通过尿道时容易造成尿道损伤,导致尿道出血,是医源性尿道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2、部分病人可能因膀胱痉挛导致检查无法进行,严重者甚至威胁病人生命;3、膀胱硬镜检查有时无法观察到膀胱前壁的占位性病变,容易导致漏诊。
针对膀胱硬镜的不足,膀胱软镜问世。膀胱软镜既可以全面检查膀胱各壁有无病变,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随着光学材料、镜体外鞘和工作管腔直径等制造工艺的改进,软镜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已从单存的检查逐步向治疗方向发展。但膀胱软镜也存在两点不足:1、在直视下无法准确判断有无病变,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诊断缺乏精确性;2、对膀胱内占位无法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仅能判断是否存在占位,占位的良恶性常需活检确定。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一项全新的内镜检查技术,可以在行内镜检查时,模拟体内表面下结构的组纵学图像,在内镜检查的同时获得组织高度放大的横切面的图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电子内镜检查的同时观察粘膜表面及粘膜内的组织学结构,对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目前国外研究已经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用于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期病变,有学者也在膀胱癌组织中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膀胱粘膜和粘膜以下的膀胱占位性病变。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出现代表内镜检查的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标志着内镜检查从表层走向深层,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形态学迈向组织学的质变。随着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共聚焦显微内镜将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如扫描深度逐步加深,不再局限于粘膜层;不同对比剂的使用可以准确的对进展期肿瘤进行分级分期诊断;荧光素标记的抗肿瘤特异性抗原抗体的应用可以使体内分子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具膀胱软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优点,不仅能持续保证操作过程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还能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准确定位膀胱内占位的深度,对膀胱内占位进行有效的治疗的共聚焦激光电子膀胱软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共聚焦激光电子膀胱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输出端1、握持操作部2、渐弯式镜体3、可弯先端部4、冲洗通道外口7、操作通道入口8,所述可弯先端部4的右端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共聚焦激光镜头10、操作通道出口11、冲洗通道内口12;可弯先端部4的左端与渐弯式镜体3的左端相连接,渐弯式镜体3的右端与握持操作部2的左端相连,握持操作部2的另一端与线路输出端1相连;
所述的线路输出端1与共聚焦激光镜头10相连接;
所述操作通道入口8连接于握持操作部2上;所述的操作通道入口8与操作通道出口11相连通;
所述的冲洗通道外口7连接于握持操作部2上;所述的冲洗通道外口7与冲洗通道内口12相连通。
所述的握持操作部2上设有控件平台5。
所述的握持操作部2上设有角度控杆6和镜头深度控杆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弯先端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可弯先端部4末端的共聚焦激光镜头既可以充当照明点光源和观察针孔,全方位观察膀胱内病变,又能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光栅模式扫描某点,测量从连续的点返回至检测器的光并将其数字化,从而构成扫描区域的二维图像,并能跟内镜图像同时生成,准确定位膀胱内占位,观察膀胱膀胱病变侵犯的深度和广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可弯先端部末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颖浩;许传亮;张振声,未经孙颖浩;许传亮;张振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的引导部件
- 下一篇:易拆装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