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717.0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来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来书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B60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电能 摩托车 专用 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尤其是一种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少家庭除了购买汽车外,还购买了各种类型的电动车,电动车以其方便、经济、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现有的电动车电机都是利用电压、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变速,只有一种调速区域,不能人工操作机器变挡,其扭矩只能在一个有限的幅度范围内运行,当电机调整至低速运转时,其输出的功率和扭矩相应变小,由于上坡时电机需要比正常运行更大的扭矩,使得电动车在上坡过程中无力,且此时电机处于高电流放电状态,使控制器维持高负荷工作状态,耗电量增加,很容易烧毁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人工操作机器变挡、启速快的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包括包括甩轮、电机、主动齿轮、离合器、拨叉、副挡轮、小链轮、主挡轮、变挡杆、电机轴、主轴、变速鼓、副轴、变挡轴、机壳,甩轮、电机、主动齿轮与电机轴连接,主动齿轮与离合器上的齿轮齿合,主轴上分别置有主挡轮和离合器,副轴上分别置有副挡轮和小链轮,主轴上的主挡轮与副轴上的副挡轮相齿合,变速鼓上置有拨叉,主挡轮中配有主变挡轮,副挡轮中配有副变挡轮,拨叉与主变挡轮和副变挡轮相连接,变挡轴与变速鼓相咬合,变挡杆置于变挡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车辆配本实用新型的机器后,不仅在较差的路况上用低挡行驶时有劲、爬坡能力强,而且在较好的路况上用高挡行驶时性能好且速度快,能够实现零排放、噪声低、放电小、力量大、起速快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的结构示意图。
1-甩轮、2-电机轴、3-机壳、4-电机、5-主动齿轮、6-离合器、7-主轴、8-拨叉、9-变速鼓、10-副挡轮、11-小链轮、12-副轴、13-主挡轮、14-变挡轴、15-变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包括甩轮1、电机4、主动齿轮5、离合器6、拨叉8、副挡轮10、小链轮11、主挡轮13、变挡杆15、电机轴2、主轴7、变速鼓9、副轴12、变挡轴14、机壳3,甩轮1、电机4、主动齿轮5与电机轴2连接,主动齿轮5与离合器6上的齿轮齿合,主轴7上分别置有主挡轮13和离合器6,副轴12上分别置有副挡轮10和小链轮11,主轴7上的主挡轮13与副轴12上的副挡轮10相齿合,其旁边设有变速鼓9,变速鼓9上置有拨叉8,主挡轮13中配有主变挡轮,副挡轮10中配有副变挡轮,拨叉8与主变挡轮和副变挡轮相连接,变挡轴14与变速鼓9相咬合,变挡杆15置于变挡轴14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轴2上配有甩轮1,电机4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5,进而带动离合器6,进而离合器6带动主轴7,主轴7上配有主挡轮13,进而主挡轮13齿合副挡轮10,副挡轮10结合副轴12,副轴12的一端配有小链轮11。
甩轮的好处在于,利用甩轮的惯性能使电流减小,扭矩增大。
离合器6能起到保护电机和挡轮的作用,增加了整台机器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起到起速稳且有缓冲的功能,还能起到滑行的作用,容易变挡,变挡不顿且平稳,不损坏电机和挡轮,离合器6可选用手动离合或自动离合。
电机4与机壳3是一体结构能充分体现它的紧凑性和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有离合有挡电能摩托车专用机器的变挡方式是:踏动变挡杆15,进而带动变挡轴14,进而拨动变速鼓9,错动拨叉8,进而拨动主副变挡轮。
本机可从低挡到高挡从低速到高速自如地变换挡位,挡位可做成0-4挡机器,0-5挡机器、0-6挡机器。挡位型式可采用循环挡位或国际挡位。
0-4挡机器适用的车型:弯梁摩托车、老年三轮摩托车、小型骑式摩托车款式上使用;
0-5挡机器适用的车型:跨骑式两轮摩托车、骑式三轮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太子摩托车、沙滩摩托车款式上使用;
0-6挡机器适用的车型:摩托赛车、摩托跑车款式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来书,未经蒋来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