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5609.5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玮;刘慧源;曾瑞阜;王鹏;腾仁飞;刘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47 | 分类号: | E01F9/047;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升降 缓冲 车辆 减速 | ||
1.一种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包括固定底座(1)、橡胶面层(2)、支撑梁(3)、多根L形杆(4)、两根扭矩弹簧杆(5)、若干个弹簧(6)、多组电磁铁(7)、多根柔性防水条(8)、雷达测速仪(9)和控制装置;其中固定底座(1)为长方体形预制混凝土块体,沿横向设置在道路(10)上挖设的槽中,其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15),凹槽(15)由相互连通的上部凹槽(18)和下部凹槽(19)构成,上部凹槽(18)的宽度大于下部凹槽(19)的宽度,由此在上部凹槽(18)和下部凹槽(19)之间形成阶台(16),并且下部凹槽(19)的底部前后端分别向外凹陷而形成有一个插槽(17);支撑梁(3)为长方体形橡胶块体,放置在上部凹槽(18)的内部;橡胶面层(2)设置在支撑梁(3)的上端,并且顶面与固定底座(1)的顶面齐平;两根扭矩弹簧杆(5)沿固定底座(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位于阶台(16)内侧的支撑梁(3)底面上;若干个弹簧(6)沿垂直方向设置,上端相隔距离固定在位于扭矩弹簧杆(5)内侧的支撑梁(3)底面上,下端固定在下部凹槽(19)的底面上;L形杆(4)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多根L形杆(4)的上端相隔距离连接在两根扭矩弹簧杆(5)上,下端钩部面对下部凹槽(19)上的插槽(17),并且钩部能够插入在插槽(17)中或从插槽(17)中脱出;多组电磁铁(7)相隔距离设置在位于弹簧(6)内侧的下部凹槽(19)底面上,并且与控制装置相连;雷达测速仪(9)设置在道路(10)的一侧,并且与控制装置相连;而多根柔性防水条(8)则沿上下方向相隔距离设置在橡胶面层(2)、支撑梁(3)和固定底座(1)的上部凹槽(18)侧面之间的缝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主控制器(11)、输入电路(12)、驱动电路(13)和电源(14);其中主控制器(11)用于通过输入电路(12)接收雷达测速仪(9)的输出信号,并根据该信号的变化通过驱动电路(13)控制多组电磁铁(7)的通、断电;输入电路(12)为连接在雷达测速仪(9)和主控制器(11)之间的接口电路,用于将雷达测速仪(9)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转换并传输给主控制器(11);驱动电路(13)为连接在主控制器(11)和多组电磁铁(7)之间的输出电路,用于根据主控制器(11)发出的指令控制多组电磁铁(7)的通、断电;而电源(14)则为整个控制装置提供工作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柔性防水条(8)中位于最上端的柔性防水条(8)顶面与橡胶面层(2)的顶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缓冲式车辆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L形杆(4)分成两组对称设置在两根扭矩弹簧杆(5)上,并且每组L形杆(4)分别与一组电磁铁(7)的设置位置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56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立车主轴液压卡盘防漏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毛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