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板和自动扶梯夹角处的防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864.1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宣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2 | 分类号: | B66B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自动扶梯 夹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安全防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板和自动扶梯夹角处的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遍布于许多公共场所,供人们登楼下楼使用的自动扶梯,在给人们提供便捷和省力的同时,在安全方面,却存在一定隐患,经常会有一些因自动扶梯的设备故障或因结构上的原因,而造成人员伤亡的负面消息传出。特别是自动扶梯和楼板的夹角处,由于两者挨得较近,形成剪刀般的夹角,如果因各种原因,乘员的脑袋或身体的其他部分不慎被夹住,就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被无情地夺去生命。为了杜绝自动扶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上述的和其他的安全事故,目前主要采取的是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加强安全管理:许多地方的专业管理部门都先后颁布了自动扶梯的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应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自动扶梯的日常监督管理,在出入口明显位置张贴有关安全警示标志等。其次是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在每台自动扶梯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各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发生意外,靠近按钮的乘员可在第一时间按下按钮,扶梯就会自动停下。还有是在规划设计方面设定安全标准:即在建筑设计时,让自动扶梯和楼板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距离,这样,乘员即使把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伸出自动扶梯,也不可能被夹住。以上三方面的措施,虽然,对保证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存着一定的不足: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人为的因素很大,如果一旦乘员疏忽,则无法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效果;设置紧急按钮,实施者要有一段反应和执行的时间,往往无法及时地阻上事故的恶化;让自动扶梯和楼板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距离,在场地使用上会损失很多空间,而装置自动扶梯的场合,往往是人员密集的地方,空间是很宝贵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和自动扶梯夹角处的防夹装置,克服目前对于楼板和自动扶梯夹角处的防夹人措施,所存在的人为因素大、不够及时、要损失很多空间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楼板和自动扶梯,设有斜板,所述斜板通过支架装于所述楼板面与所述自动扶梯的夹角处,所述斜板的上边置于所述楼板的下面朝向所述自动扶梯的边沿、其板面竖向向离开所述自动扶梯的方向倾斜。在本设计中,所述斜板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一旦乘员的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被夹,是夹在所述斜板和所述自动扶梯之间,所述斜板的外表面会对被夹物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将被夹物推开,所以即使人们在乘用自动扶梯时,不慎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被所述自动扶梯和所述楼板的夹角处夹住,至多是被所述斜板的外表面轻微擦伤,而不会酿成重伤或死亡的恶性事故。同时,我们还可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让所述斜板的外表面在起到防夹作用的同时,对乘员被夹的部位没有任何伤害,可于所述斜板朝向所述自动扶梯的一面,设有至少一支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地装于横向设置的芯轴上,所述芯轴的二端用支座装于所述斜板上。这样,就由所述滚筒和乘员的被夹部位接触,之间的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大大变小,就不会被擦伤了。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装置简单、所需费用较低、节约空间、无需动力,能及时可靠地杜绝所述楼板和所述自动扶梯夹角处的夹人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楼板,2、自动扶梯,3、斜板,4、支架,5、滚筒,6、芯轴,7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板3的上边应尽量装于楼板1的边沿,不让楼板1的下表面露出。对于斜板3,可采用金属板或塑料板或竹木板,但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且安装牢固。支架4、滚筒5、芯轴6、支座7的用材不限,但滚筒5必须能转动灵活且不会因日久锈蚀。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在自动扶梯2的运行过程中,如乘员不慎将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梯外,则会被斜板3挡住,并被渐渐推回。乘员被夹的头或身体其他部位在推回过程中,会在滚筒5上滑过,由于滚筒5是可转动的,所以不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力而被擦伤。这样,一场本来可能是惨烈的伤亡事故便被轻易的化解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铺膜机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多芯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