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的MIC送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7490.5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mic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移动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手机的MIC送话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外形越来越多,创意越来越多,故手机MIC(麦克风)的送话通孔位置随着手机外形的多样化而会产生摆放的位置不同,MIC的送话通孔经常摆放在左侧面或者右侧面,由于需要考虑到MIC的送话通孔的防尘目的,MIC的送话通孔一般设置地较小,若设得过大,灰尘容易进入机内,此种情况消费者使用手机的过程,MIC的送话通孔易被用户的手堵住,从而造成对方接听声音小,甚至无声导致通话中断等现象。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手机的MIC送话通孔易被用户的手堵住,从而造成对方接听声音小,甚至无声导致通话中断等现象,而提手机的MIC送话结构。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机的MIC送话结构,包括有手机壳体,在手机壳体内设有MIC,手机壳体上与MIC对应的位置设有MIC送话通孔,其特征在于:在MIC送话通孔的外端开口上设有扩展凹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
所述的扩展凹槽由MIC送话通孔及一个与MIC送话通孔连接的防堵缺口组成。
所述的手机壳体包括有对应盖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MIC送话通孔设于后壳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的防堵缺口设于前壳体与后壳体盖合连接缝至MIC送话通孔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MIC送话通孔防尘效果的同时,在MIC送话通孔的外端开口上设有扩展凹槽,相当于扩大了MIC送话通孔的外部开口,减少了使用过程中被用户手指完全堵住MIC送话通孔,造成对方接听声音小,甚至无声导致通话中断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前壳体2和后壳体1对应盖合后形成的手机壳体,在手机壳体内设有MIC,在后壳体1的右侧壁上与MIC对应的位置设有MIC送话通孔3,在MIC送话通孔3的外端开口上设有扩展凹槽31。扩展凹槽31是在现有MIC送话通孔3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与MIC送话通孔3连接的防堵缺口311,防堵缺口311并未与手机壳体内设有MIC联通,因此,防堵缺口311可以防止手指堵在MIC送话通孔3的外端开口造成声音无法进入MIC,同时不影响现有MIC送话通孔3的防尘效果。最佳的实施方式是将所述的防堵缺口31设于前壳体与后壳体盖合连接缝32至MIC送话通孔3间,当手指完全堵住扩展凹槽31外后,声音还可以从前壳体与后壳体盖合连接缝32中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7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