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指钩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7847.X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修;郑志敏;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指钩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指钩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钩刀是杆状刀柄前端为圆弧形的刀头,刀头内侧有弧形刀刃,在使用时,以弧形刀刃接触欲切断的人体组织,术者持刀柄向后拉动,使组织被切断。在外科手术的某些情况下,需要在非直视下潜行切割、锐性分离组织,此时若使用传统现有的钩刀伸入人体组织潜行腔隙中,因为不能直视而不易准确操作,且有误伤目标组织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其他组织的危险。现有的医疗器械中的钩刀改进类型,尚未解决在人体潜行腔隙中准确切割或锐性分离目标组织而又不易误伤周围组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术者在人体潜行腔隙中准确切断组织而又不易误伤周围组织,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套指钩刀,使在外科手术中,解决钩刀在非直视情况下伸入潜行组织腔隙中切割、锐性分离组织时不易准确切断且容易误伤周围组织的问题,从而使外科手术中的此步骤更加安全而高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5部分:①指套、②钩刀头、③刀杆、④扭转持柄、⑤铰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以指套加钩刀为主体设计,带刀刃的钩刀头与刀杆、扭转持柄组成钩刀,刀杆前端与钩状刀头相延续,钩刀头带刀刃(钩刀头的刀刃形状不限,可为圆弧形、角形、斜形或直行等),在刀杆的后段部分,有扭转持柄与刀杆相连接(扭转持柄形状不限),指套带有数个铰轴套,铰轴套可套于刀杆上组成铰轴关节,钩刀通过铰轴关节与指套相连接。使用时,手术者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指套部分套于手指上,用其他手指扭动扭转持柄,使钩刀头贴附于指套,带指套的手指伸入人体潜行组织腔隙中,指尖与指腹部触摸寻找感知目标组织,感知指尖或指腹部接近目标组织时,其他手指扭动扭转持柄,使钩刀头自指套表面立起,而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指腹切面,在指尖或指腹的触知引导下,使钩刀刃部接触欲切割、锐性分离的组织远侧,在带指套的手指拉动力量作用下(和/或在其他手指拉动扭转持柄的力量作用下),钩刀刃切割、锐性分离目标组织。这样达到在手指触知导引下使钩刀对目标组织准确操作,而对周围组织不易造成误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不易误伤其他组织的情况下,准确快捷地对目标组织进行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是正面观视图,图2是反面观视图,图3是侧面观视图,图4是上面观视图,图5是下面观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为:①.指套;②.钩刀头;③.刀杆;④.扭转持柄;⑤.铰轴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套①上附带的数个管状轴套与钩刀的刀杆③前部组成铰轴关节,从而使钩刀头②与指套①相靠近,使用者将指套套于手指上,使用者其他手指扭动扭转持柄④,通过刀杆③使钩刀头②贴附于指套①;使用者戴指套的手指伸入潜行组织间隙,在指尖与指腹的触知导引下,将钩刀头②置于欲切割、分离的目标组织远侧,其他手指扭动扭转持柄④,通过刀杆③使钩刀头②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指套①,钩刀头②上的刀刃与目标组 织相接触,在带指套的手指拉动力量作用下(和/或在其他手指拉动扭转持柄的力量作用下),钩刀刃切割、锐性分离目标组织;对目标组织切割或锐性分离完毕后,使用者其他手指再次扭动扭转持柄④,通过刀杆③使钩刀头②重新贴附于指套①,使用者手指撤出潜在组织腔隙,套指钩刀亦随手指撤出,如此操作可保证钩刀在手指触知导引下对目标组织准确操作,而对周围组织不易造成误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未经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7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顶棚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坑道钻机多终端参数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