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储物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8034.2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琪;陈文斌;阴彦革;袁春平;马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风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Q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51081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储物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工具,尤指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储物盒。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中的储物盒用于存放一些杂物、工具与小物件等,在现有车型中我们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储物盒,储存空间、安装位置、操作方式等各有不同。其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81985U公开了一种抽屉式储物盒,其优点在于造价低,结构容易实现,但其缺点便在于储物空间受限,顶端无封闭罩盖,小物件容易掉出或插入坐垫发泡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63738U公开了一种翻盖式储物盒,其优点在于打开不占空间,易于操作,储物空间封闭,不会发生掉出物件的可能,但其缺点便是难以取出物件,手部操作空间受限,很难伸至储物盒内取件;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89721U公开了一种上下旋转式储物盒,其操作便利性显而易见,就像眼镜盒一般,旋转便能将储物空间完全展开,其缺点在于储物空间小,小物件容易造成卡住转轴位置造成无法关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打开方式的座椅储物盒,该座椅储物盒具有操作、存取方便,不需要太大的操作空间的优点,且能够自动开启,储物空间利用率强。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储物盒,包括一外盒和一内盒,所述内盒套接于所述外盒内,所述外盒的侧面形成一开口且所述开口一侧的上下面之间紧固有一转轴,所述内盒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盒轴连接,所述内盒可通过所述开口转动至所述外盒外。
上述转轴形成外螺纹,所述内盒形成一轴套,且所述轴套内形成配合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
还包括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通过球铰连接于所述内盒的底面,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通过球铰连接于所述外盒的内壁。
上述内盒形成至少一轴套,还包括一扭簧,所述扭簧压设于所述轴套与转轴之间。
上述内盒的侧壁形成一限位件并紧固有一开关单元,所述外盒内壁形成一配合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限位件的凸起。
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通过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内盒的启闭联动。
上述开关单元包括一按钮、一推块、一锁舌、一滑杆、一固定座和复数个弹簧;所述按钮固接于推块上;所述锁舌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滑杆固定在所述推块内,所述锁舌的第二端可收缩地伸出所述推块外;所述推块滑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推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垫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内盒与外盒纵向轴连接,内盒可通过开口转动至外盒外,具有操作、存取方便,不需要太大的操作空间的优点。可通过在轴套和转轴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并配合活塞杆实现以旋转下沉的方式来打开内盒,使得内盒打开后可沿螺纹下沉一定距离,从实现了能将更多的一些柔软的物件压缩在储物盒内,极大程度地利用了储物空间,杜绝了浪费。另外也可通过扭簧直接打开内盒。LED灯和LED控制单元,实现在内盒打开后LED灯的点亮,起到直观提示内盒开启或闭合状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开启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闭合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开启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座椅储物盒的活塞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储物盒的开关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座椅储物盒的内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风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风江森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8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