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应不同睡姿的多功能保健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9356.9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中林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不同 睡姿 多功能 保健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枕头,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根据不同睡姿自动调节形态的多功能枕头。
背景技术
作为日常用品的枕头是人们每天睡觉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各类枕头结构单一,很容易使人睡眠不舒服或会引发各种颈椎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睡眠使用的枕头问题,尤其是对于患有颈椎疾病的人。
根据人体工程学数据表明,人平躺和侧躺时,颈椎生理曲线自然弯曲的弧度是不一样的,使用者要获得舒适的睡眠,枕头的形状特征应贴合并支撑使用者的头部及颈椎。为了解决使用者平躺和侧躺时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一样的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些能调整高度的枕头,如中国专利CN201790437U将枕头的表面设置为具有不同阶高的形状;CN102245061A根据不同睡姿的荷重位置不同而设计的机械调整结构;CN202035863U通过调整注入枕头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实现自动调整枕头的高度等等。但是这些为适应不同睡姿的枕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需手动调节不方便;有些则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目前的改进只注重于对枕头高低的调整,忽略了枕头形状同时需要与头部及颈椎相贴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使用者在不同睡姿下的颈椎弯曲弧度及高度的不同,能自动调节适应的支撑其头部及颈椎的枕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应不同睡姿的多功能保健枕头,包括枕芯和外套,其中,枕芯包括枕面、控制层和控制装置,控制层由多个气囊区域组成;控制装置包括泵、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其中,控制阀和泵相连并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气囊区域内的压力。
上述控制层的多个气囊可以分别控制各区域内部的压力,从而使结构变形,产生枕头的不同外部形态。所述多个气囊区域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阀与各自的泵连接,每个气囊区域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也可以通过压力分配器和一个控制阀共同与一个泵连接,由一个泵给予压力,在每个气囊区域内可以均设置压力传感器,或者只在控制阀和压力分配器之间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中增加报警装置,用于监测气囊的使用状况。
所述枕面的材料采用具有可控形变的材质,以适应枕头控制层形状的变化。
所述多个气囊区域的个数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可设置为2~60个;气囊中的工作介质为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或液体。
所述枕芯的枕面上覆盖设置舒适层是为了增加枕头与人体接触部分的舒适度,该层材料可以为各种弹性填充材料,也可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囊,并也可进行压力调节,还可以为各种保健药囊。
在所述舒适层内还设有加热装置,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保健作用。
另外,为了增加枕头的功能,可以在枕芯内设有带睡眠定时的收音机或者音乐播放器等设备。
所述枕头可采用内置电池或外接交流电源整流后直流供电。在舒适层或整个枕芯的外围设置电磁屏蔽层,以屏蔽所有的电磁辐射。屏蔽层可以是金属薄膜或微细金属丝形成的网状结构以及附着有导电成分的复合材料丝所生成的其他织物等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任何适用材料。
本实用新型保健枕头的高度和形状能随人体睡姿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到合适的形态,使用户在不同的睡姿下其头部、颈部都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利于恢复白天的疲劳和修复劳损并有助于颈椎病康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尤其对于颈椎有问题的患者,更具保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保健枕头中采用规则气囊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保健枕头中采用不规则气囊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中林,未经王中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