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和血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9626.6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海;王伟;李昌博;张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氧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语音播报检测结果的血氧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氧检测仪用于检测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即,通过检测人体上充血的末梢组织(例如指尖、耳垂等部位)对不同波长的红光或红外光的吸光率来计算末梢组织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目前,血氧检测仪通常包括发光管、光检测器、数据处理器、显示器和夹持部件等器件和部件。其中,夹持部件用于将相对设置的发光管和光检测器分别固定在人体的耳垂或指尖等被测部位的两侧;发光管用于向光检测器发送光信号;光检测器用于检测透过被测部位后的光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用于基于来自光检测器的光信号而获得人体血氧值,并将该血氧值发送至显示器。
虽然上述血氧测量仪能够实现血氧的测量并通过显示器将测量结果提供给用户,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下述问题:
其一,由于现有的血氧测量仪通过显示器向用户显示血氧测量结果,因而为使用户能够看清显示器所显示的血氧测量结果,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显示器的屏幕尺寸,这导致血氧测量仪的体积也相应地增大,从而不便于用户携带血氧测量仪。
其二,由于现有的血氧测量仪需要用户通过观看显示器才能获取血氧测量结果,因而用户在获取血氧测量结果时必须将视线移向显示器,这会延误和干扰正在进行的工作或学习。例如,当用户在开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血氧测量时,由于用户必须将视线移向显示器才能获取血氧测量结果,因而若用户边开车边观看显示器所显示的血氧数据,则可能会因用户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而发生交通事故等危险;若用户先停车再观看显示器所显示的血氧数据,则可能会耽误行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和血氧检测系统,其可以向用户播报所检测的人体血氧值,从而无需通过观看显示器就能够获取人体血氧值。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其中,所述耳机包括壳体、控制模块和播报音频信号的语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语音模块安装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听筒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语音模块的播放状态和播放内容,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
夹持部件和用于采集与人体血氧值相关的参量的血氧采集模块;
所述血氧采集模块安装在用于夹持被测部位的夹持部件中,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与人体血氧值相关的参量而获得人体血氧值;
所述语音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信号播报人体血氧值。
其中,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包括插接方式或者螺纹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血氧采集模块包括:发光管和光检测器;
所述发光管用于向所述光检测器发送光信号;
所述光检测器用于检测来自所述发光管的光信号,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且与两个端部连接的弹性褶皱件,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端部的对应位置。
其中,所述弹性褶皱件用于调整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插头,在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孔。
其中,所述夹持部件为蝴蝶夹,所述蝴蝶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片,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夹持片上的对应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部件呈弯曲状,且所述夹持部件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夹持部件的另一端,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对应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部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以调整所述发光管和光检测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的人体血氧值发送到外部终端,以及接收外部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包括蓝牙、2.4G无线通信、红外线、无线网路通信、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和无载波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通讯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血氧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与人体血氧值相关的参量发送到第二通信模块或外部终端;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采用包括蓝牙、2.4G无线通信、红外线、无线网路通信、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和无载波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通讯方式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压舌板与手柄的组合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糖仪数据无线传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