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9901.4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席北斗;王雷;万书明;祝超伟;何连生;徐其功;高如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料 生物 除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以菌糠作为原料、以稻壳作为调理剂的生物除臭塔。
背景技术
恶臭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在全球范围内已受到广泛重视。传统处理技术主要是物理化学法,目前生物法已逐渐成为净化恶臭物质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恶臭物质降解或转化为无臭或低臭物质的过程。与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除臭几乎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由于在常温、常压下运行,能量的浪费也相对较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滤池由于其成本较低、便于操作,被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厂等易产生臭气的场所。其主要除臭原理是依靠填料对恶臭气体进行吸附,同时利用填料中生长的微生物对恶臭气体成分进行分解转化。生物滤池的填料有很多种,近年来可降解固体填料由于运输方便、易装填、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菌糠(又称蘑菇渣、菌渣等)是指在栽种食用菌过滤过程中废弃的培养料,废弃的菌糠中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纤维素等可生物利用成分,氮、磷、钾、钙等常量元素,以及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而且其中还残留有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造成菌糠的大量堆积,这不仅污染周边水体和土壤等,而且严重的干扰了食用菌产业的良性运行。
目前已有部分研究者进行了利用菌糠生产饲料和肥料的研究,但未见报道将菌糠作为原料与稻壳混合制备生物除臭填料的研究。因此,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菌糠结构松散、富含大量活性物质和可降解微生物的特点,与比表面积大、颗粒性较好的稻壳混合作为微生物载体,制备生物填料用于堆肥厂和垃圾处理厂的除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可以提高去除臭气内的H2S和NH3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主要包括:
除臭塔内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的上方填充有菌糠填料,菌糠填料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
除臭塔的侧面位于多孔板的下方设有进气口;
除臭塔的侧面位于喷淋装置的上方设有出气口;
除臭塔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多孔板上方铺设有土工布,土工布上填充菌糠填料。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喷淋装置通过水泵连接至喷淋池。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安装有阀门。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空气泵。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菌糠填料内添加有除臭功能菌剂。
所述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其中,菌糠填料内添加有调理剂,所述调理剂为膨润土、煤矸石和腐殖土中的一种或几种;调理剂总重量为菌糠填料总重量的1/5。
本实用新型的除臭塔内使用的菌糠填料,是经过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后的粗纤维的复合物,结构发生质变,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单位体积生物量大。与现有的除臭填料相比,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加工简单,成本降低60%;且本实用新型的菌糠填料具有材质疏松,不易压实的特点。针对臭气处理,对于H2S、NH3去除率12h内分别达到85%、90%以上,可广泛用于堆肥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废气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空气泵;2进气阀;3多孔板;4土工布;5菌糠填料;6出气阀;7排水口;8水泵;9喷淋装置;10喷淋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糠填料生物除臭塔,主要结构为:空气泵,通过管路连接反应器的进气阀;该除除臭塔内下部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填充菌糠填料;填料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通过水泵连接至喷淋池;处理后的臭气经反应器出气阀直接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菌糠填料是将菌糠破碎至粒径小于1cm,晾晒12-48h至含水率低于30%,与稻壳按照重量比1∶0.5-1∶1的比例混合后在混料机中搅拌混合,混合后采用条垛式或置于搅拌槽内进行稳定化;菌糠填料内还可以添加少量除臭功能菌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除臭功能菌剂包括商品菌剂或采用公知技术自行分离富集的菌株或菌剂并筛选所需的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液压弯曲机
- 下一篇:一种碳酸钙滤布的在线清洗装置